附近约学生一晚上100块软件-附近学生200元一个小时,附近学生400块钱三小时,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

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充电站 » 正文

充电站热潮下的隐忧

日期:2025-02-22    来源:充换电头条

国际充换电网

2025
02/22
09: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充电站 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

如今,新能源汽车毫无悬念地占据了市场关注的C位。

2013年至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从万余辆增至千万辆级,实现跨越式发展。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约29%,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

作为配套设施,我国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又有多快呢?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

要知道,?截至2022年底,我国充电设施的数量约为520万台。也就是说,在两年的时间里,数量翻了2.6倍。

AI制图

随着充电站项目投资建设浪潮此起彼伏,一个庞大的充电网络正在逐步构建。

很多城市,以往稀缺的充电桩如今在街头巷尾、停车场等地随处可见,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基础保障。

然而,在这看似喜人的增长数据背后,粗放式增长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应该在哪里选址?

如何摆脱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怎样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压力下实现精细化运营?

一系列问题的背后,需要我们要从更深层次去思考。

理想位置的激烈争夺

充电站投资领域流传着一种说法:“选址定生死”。

一个优质的选址,意味着稳定的客流量和更高的收益。然而,在城市中寻找这样的理想场地,却困难重重。

AI制图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成为首要制约因素。随着城市的日新月异,可用于充电站建设的土地愈发稀缺,特别是在繁华商业区、交通枢纽等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激增的区域,土地更是珍贵如金。

即便有幸找到合适的土地,高昂的租金也让许多投资者难以承受。

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例,核心地段的商业用地租金每平方米每月可达数百元。这直接导致充电站运营成本因租金高昂而显著上升。

与其他设施规划冲突也是选址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城市规划中,各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定位,充电站的建设需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沟通不畅和协调机制的缺乏,充电站的建设经常与周边规划发生冲突,导致项目推进面临诸多困难。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某企业原本计划在北京一个大型商场附近建设充电站,但由于该区域的地下管线复杂,重新规划和改造的成本过高,最终不得不放弃该选址。

此外,周边充电站的分布情况也会对新站的选址产生影响。如果某个区域已经存在过多的充电站,市场饱和度高,新进入者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沉重的成本大山

建设一座充电站,从前期筹备到正式运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AI制图

设备采购成本不容小觑,以常见的直流快充桩为例,基础款的价格可能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而中高端快充桩价格可能在3万元至10万元之间。

若建设一个拥有10台快充桩的小型充电站,仅设备采购费用就可能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此外,还需要配备充电控制柜、电表以及计费系统等,这些设备的购置费用也不容小觑。

场地租赁也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京,优质地段租金不菲。一个标准车位的月租金在3000至4000元范围内。若计划建设大型充电站,则需占用多个车位,其场地租赁费用无疑将成为一项长期而沉重的财务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电力接入成本颇为可观。据业内人士透露,变压器费用往往高达十几万至二十万元,而高低压施工费用亦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也有所差异。

大型充电站中,交流桩的安装费用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浮动,而快充桩的安装费用更是从2000元跃升至数万元不等。

如此高昂的前期投入,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即便勉强完工,成本回收之路亦将漫长而艰辛。通常情况下,电动车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在2至5年之间,有时甚至可能更长。

在这期间,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项目就可能面临停滞甚至夭折的风险。

设施利用率低下

随着充电设施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充电需求的不稳定性和设施利用率低下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以某二线城市为例,该市在过去两年大力推动充电设施建设,在市区多个停车场、商业中心周边新增了大量公共充电桩。

然而,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这些充电桩的实际使用情况却远未达到预期。

工作日的白天,商业中心周边的充电桩本应是使用高峰时段,但实际情况是,大量充电桩处于闲置状态。

根据运营数据统计,工作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期间,该区域的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仅为约20%。

原因在于,该商业中心以零售和餐饮为主,消费者停留时间较短,多为临时购物或用餐,不足以支撑长时间停车充电。

此外,尽管附近写字楼拥有众多员工,但由于大部分写字楼内部的停车场未配备充足的充电设施,员工们即便有充电需求,也只能选择在下班后前往其他区域进行充电,这进一步加剧了商业中心周边充电桩在工作日白天的需求不稳定状况。

反观一些偏远地区的充电站,情况更为糟糕。

某郊区新建的一处充电站,配备了20个充电桩,投资建设完成后,却发现这里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远低于预期。

周边居民多以传统燃油车出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度较低,加上该区域公共交通不发达,很少有新能源汽车途经此地。

据统计,该充电站自建成以来,平均每日使用次数不足5次,利用率长期维持在10%以下,成为典型的“僵尸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AI制图

再看节假日期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每逢国庆、春节长假,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便迎来严峻考验。

由于大量新能源汽车集中出行,服务区充电桩供不应求,车主往往需要排队数小时才能充上电。

然而假期一过,充电桩使用量迅速回落,重归低迷。

以某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国庆假期期间,充电桩平均每日使用次数达到200次以上,而节后一周内,日均使用次数骤降至30次左右,充电需求的不稳定可见一斑。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规划布局上,部分地区因未充分考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民出行习惯及区域功能定位,盲目建设,致使供需严重失衡。

此外,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各异,部分运营商营销策略乏力,用户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吸引用户,进一步加剧了充电桩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复杂且棘手的运营管理

在运营管理方面,让众多企业感到最为棘手的应该是差异化电价所带来的问题。

首先,电价波动导致收入不稳定。

差异化电价下,电价会根据不同时段、季节、用电负荷等因素频繁变动。这使得充电设施运营商的收入难以稳定预测。

例如: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等用电高峰季节,电价大幅上涨,若用户充电需求也在此时增加,运营商可能因购电成本过高而无法相应提高充电价格,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亏损。

其次,复杂的电价机制降低透明度。

一些地区的差异化电价机制可能设计得较为复杂,包含多种电价套餐、分时计价规则以及不同的优惠条件等。

这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长期的成本和收益情况,降低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从而对投资决策产生犹豫,影响投资信心。

此外,联动复杂性引发的不确定性。

电价可能与其他能源价格存在联动关系,如煤炭、天然气等价格的波动可能会传导至电价。当这些能源市场不稳定时,会进一步增加电价的不确定性,使得充电设施投资面临更多的外部风险因素,投资者可能因担忧市场变化而减少或推迟投资。

为了适应差异化电价,充电设施需要配置更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分时充电、电量监控等功能。

这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和维护难度,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率上升,维护成本增加。

例如,智能充电设备在频繁的电价切换和复杂的控制指令下,可能出现软件故障或硬件损坏,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成本较高。

AI制图

不仅如此,在运营过程中,企业还需要专业人员对差异化电价政策进行解读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充电策略,同时还要处理因电价变化可能引发的用户咨询和投诉等问题。

这需要增加人力投入,提高了运营管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对投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激烈红海的生存之战

当下的充电站市场,已是一片硝烟弥漫的红海,竞争异常激烈。

行业蓬勃发展之际,企业纷纷涌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趋于白热化。

充换电行业的参与者涵盖了传统能源企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以及专业的充换电服务运营商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资金、渠道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它们在充换电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根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日,我国现存充电桩相关企业约66万余家,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15.8万余家。

AI制图

业界普遍认为,充换电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这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资本的大量流入为公司带来了丰富的资金,这使得它们能够迅速扩展业务、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并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竞争。

另一方面,用户对充换电服务的期望日益提高,他们不仅需要基本的充电功能,还希望充电速度更快、换电过程更加便捷高效、设施布局更加广泛合理。

为了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必须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研发、设施升级和服务优化,这在市场中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

破局之思

不得不承认,尽管充电站投资建设面临诸多难题,但也并非没有对策。

图片源于星星充电

针对投资建设充电设施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星星充电给出了一些建议。

问题一:不同地区电价差异大,如何依据当地电价制定差异化的充电设施投资规模?

星星充电:在不同地区,电价差异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星星充电在制定充电设施投资规模时,会综合考虑当地的电价水平、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以及用户行为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各地区的电价结构及其对用户充电成本的影响。在高电价地区,用户对充电成本更为敏感,因此会更注重提升充电设施的效率和用户体验,例如通过优化充电桩布局、引入智能充电技术等方式,降低用户的综合使用成本。

此外,还会与当地政府和电力公司紧密合作,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分时电价、储能系统等,进一步优化充电设施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性。

问题二:充电站年设备维护费用占建设投资的比例大约是多少?

星星充电:以一个充电站布局10个直流快充桩(不增容)为例,充电站的年设备维护费用通常占初始建设投资的2%左右。这一比例可能因充电桩类型(如快充桩维护成本高于慢充桩)、使用频率以及设备品牌等因素有所波动。

年维护费用主要包括设备检修、零部件更换、系统升级等。例如,直流快充桩因技术复杂度更高,维护成本可能高于交流慢充桩,年均维护费用约1000-3000元/台左右,而慢充桩则可能低至数十元。

要通过集中采购设备、优化运维流程以及采用智能监控系统降低综合维护成本。例如,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可减少突发故障率,从而压缩维修开支。

当然,部分地区对充电桩运营有提供补贴或奖励,可间接降低维护成本占比。此外,随着充电站规模扩大,单位设备的维护成本可能因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

问题三:充电设施建设后,面临充电需求不稳定、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怎样精准预估市场需求,提高投资回报率?

星星充电:建议通过系统性策略精准预判需求并提升投资回报率。

首先,构建多维度需求预测模型,融合车辆BMS数据、出行热力图、电网负荷曲线等,采用强化学习动态优化??榻兄悄茉げ?。

其次,建立精准选址决策体系,通过三级网格评估法和场景化适配建设,确保选址科学合理。

再者,实施动态运营优化系统,基于需求响应定价和场站增值空间再造,提升单桩收益。

此外,挖掘生态化价值,参与虚拟电厂(VPP)、提供电池健康云服务、推进光储充一体化,突破单一充电场景;提供增值服务如休息区、餐饮和智能管理,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最后,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降低运营成本并推动设施互联互通。

问题四:目前充电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星星充电首先,极推动充电设施的智能化和数字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调度。

其次,注重充电设施的兼容性与标准化,确保其适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此外,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简化充电流程,提供实时信息查询和在线支付等功能。

最后,要与车企、能源公司、政府等各方紧密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系统

写在最后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战略引领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迅猛发展,未来对充换电设施的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

据统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单月渗透率超50%,工信部规划2025年车桩比达到2:1,2030年1:1,市场需求巨大。

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1084亿元,超充设备渗透率将提升至35%?;坏绮盗词谐」婺S型锏?strong>1334亿元。

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可观的增长潜力,必将为众多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参考资料:国家能源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充电联盟、天眼查等

来源:充换电头条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充换电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