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氢车红利陆续释放,谁率先受益?
10月8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氢能源公交车辆采购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显示,其中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1453.76万元中标一标段,共7辆;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以1442万元中标二标段,共7辆;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以1245.6万元中标三标段,共6辆。详情如下:
这20辆氢能公交的燃料电池系统配套订单将由谁夺得?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批车辆在年底前会投入示范运营,雄韬氢雄一定会在其中分一杯羹,同时在武汉地区有所布局的其他燃料电池企业也有机会参与其中。
雄韬氢雄能够夺得订单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早在2017年,雄韬股份就与武汉经开区签约雄韬氢能武汉产业园及总部基地项目,携手武汉经开区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该项目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发动机等产品的研发、测试、生产、展示和销售,以及项目孵化。目前雄韬氢能武汉产业园一期项目已搬迁至经开区通航产业园。下一步,雄韬还将加大投资力度。
除了提前卡位布局外,雄韬氢雄的技术硬实力也是其获得订单的“筹码”。雄韬氢雄燃料电池产品功率覆盖52-130kW,已为包括宇通、中通、申龙、东风、中车、福龙马等10余家国内知名整车企业累计配套超过60款燃料电池汽车车型,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市政环卫及港口运输等领域实现差异化应用,是国内配套开发氢能燃料电池车型最多的企业之一。自2019年以来,已经有240辆装载公司产品的氢燃料汽车交付投入示范运营,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另有72辆正在交付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随着武汉氢能发展红利的进一步释放,预计以雄韬氢雄为代表的氢能产业链企业还将进一步受益。
去年9月,《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正式下发,方案提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引领区,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武汉经开区作为“中国车谷”,抢先布局,充分发挥原有的汽车产业的优势,将汽车产业与氢能结合起来培养氢能汽车产业体系,已吸引数十家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入驻,目前氢能产业集群成形。
今年3月,在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武汉经开区科经局副局长饶剑说,面向“十四五”,武汉经开区将继续发挥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势,重点培育包括氢能在内的各类产业体系。
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示范运营体量,优先支持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开展示范运营,力争到2025年氢车达到2000辆;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包括混建站)15座。从目前武汉已投放的氢车数量来看,距离目标还相差很远,这将给以雄韬氢雄为代表的领先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