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 上面惊喜最大的是全新的 11.3 英寸中控大屏
事实上,这是一块蔚来专门搞了个升级计划的屏幕,ES8 车主一样可以加钱上这块屏幕。
三个独步业内的参数
第一个是亮度:1000nit。
先说明一下,我们讨论的是“同等级别分辨率下”的显示屏亮度,什么意思呢?
事实上 1000nit 亮度并不是“车载显示屏”里面的最高值,许多供应链厂商都可以提供 1000nit,甚至 1500nit 的高亮度显示屏——但如果算上分辨率的因素,蔚来这块屏幕的确可以算是业内顶尖。
蔚来将这块屏幕定义为 Full HD 全高清屏幕,从像素数量来算是完全正确的——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 Full HD 一般指的是 1920x1080 分辨率,总像素数量为 207.36 万。
而目前 1500nit 亮度的车机显示屏只能做到 1024x600 分辨率级别,对于需要显示大量信息的次时代汽车来说,这么点分辨率根本不够用。
这块屏幕其实是京东方在去年 CES 2018 上技术实力的展现。顺便说一下,第一个展示 1000nit+高分辨率显示屏方案的车企,其实是拜腾。不过第一个使用这类方案的量产车,反而是蔚来 ES6。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尺寸和分辨率,由此也引出了蔚来这块屏幕第二个业内顶尖的参数——每平方英寸像素密度,简称 PPI,是衡量一块屏幕细腻程度的重要标志。蔚来将这块屏幕宣传为“视网膜屏”,底气也出自这里。
这块 11.3 寸屏幕的 PPI 值达到了 188,比 ES8 10.4 寸屏幕的 192 其实略低,但这属于正常误差,并没有肉眼可见的清晰度差距,相反由于亮度和一些下文才会讨论到的因素,使得 ES6 的屏幕看起来视觉感受明显更好。
在这里要跟大家解释一下“视网膜屏”。
视网膜 Retina 屏幕,是 2010 年乔布斯在发布 iPhone 4 的时候采用的宣传话术,一般来说指的是 PPI 值超过 300 的移动设备屏幕,因为在使用移动设备常用的视觉距离上,PPI 值超过 300,人眼就很难分辨像素颗粒的边界。
但视网膜屏幕不是一个有权威组织认定的量化标准,而是一个营销词汇,这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凡是在使用距离内不会分辨出像素颗粒感的屏幕,理论上都能叫视网膜。
ES6 这块屏幕 PPI 值为 188,理论上距离 300 还有很远的距离,但由于使用距离明显远于手机,所以人眼依然无法分辨像素颗粒感,蔚来的宣传话术没有毛病,不过读者应该有知情权。
更何况,这块屏幕在竞品当中表现是相当优秀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算出了几款竞品车型中控主屏幕的 PPI 值,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可以看到,即使是屏幕细腻程度广受好评的 Model 3 和 G3,在像素密度上和 ES6 依然有着接近 32%的差距。结合 1000nit 的最高亮度,蟹老板“看起来很舒服”的感受,大部分因素就来自于此。
这里要补充一些相对更硬核的理论,因为读者应该清楚一件事——在提高像素密度的同时保证超高亮度,在整个显示行业里面都是一个大难题。
蔚来使用的屏幕材质是LCD,这是一种很基础的显示材质,99%的在售车型,车机显示屏用的都是 LCD——如果考虑到目前唯一一款 OLED 屏幕车型是新奥迪 A8,那么还可以在小数点后多加几个 9。
LCD 屏幕的显示原理是通过背光照射显示层的液晶分子,光线透过液晶像素之间的缝隙,从而照亮整个屏幕。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缝隙很小,提高亮度的难度就会相应加大——而每平方英寸的像素密度越大,就代表着液晶像素之间的缝隙更小。
再补充一下,蔚来的工程师表示,这个 1000nit 的最高亮度默认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触发,也支持用户手动调节,同时蔚来也支持自动亮度调节,会避免在暗光环境下影响用户的驾乘感受。
两个锦上添花的工艺
蔚来这块 11.3 英寸的屏幕之所以会震撼我和蟹老板,除了显示效果够细腻,还有一点:这块屏幕的封装工艺,将中控屏的存在感提升到了汽车行业的顶尖水平。
Model 3 的内饰在 2017 年登场的时候震撼了全世界,因为马斯克坚定不移地将中控屏锚定为整个汽车内饰的唯一中心,以至于驾驶员仪表盘被取消、中控饰板、中控台储物空间都采用了暗色或者一体式的设计,就是为了凸显那块 15.6 英寸的屏幕。
蔚来 ES 系列的内饰设计走的并不是马斯克式的极简主义,在保证豪华质感的同时,他们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提升中控屏的科技感和存在感——缩减边框厚度和屏幕厚度。
7.8 毫米,这是蔚来在宣传页面打出的边框厚度数字,而这个 7.8 毫米哪怕放在消费电子产业,都是一个不俗的数字——主流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边框厚度为 12-15 毫米,超窄边框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边框厚度也维持在 5-7 毫米。
为了证明 7.8 毫米边框是个什么水平,我请一位 Model 3 车主量了一下Model 3 中控屏的边框宽度,大家可以看下图,大概是9.5 毫米的样子。
需要注意的是,蔚来的工程师跟我说,边框宽度指的是内边框宽度(我拜托车主量的也是 Model 3 内边宽度),而 80%的屏占比面积也并没有计算屏幕外框宽度。根据蔚来工程师的数据,如果算上外框宽度,屏占比是 76.23%。
窄边框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在于“全面屏暗示”。因为在视觉上已经窄到了可以忽视的范围,人的视觉认知不再是“中控台里面镶嵌着一块屏幕”,而是“中控台上面漂浮着一块屏幕”。
窄边框工艺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全贴合工艺。
这里要讲一下显示屏幕的结构。一般的显示屏分为上中下三层,分别是玻璃层、触控层、像素层,三层面板中间用光学胶粘合。
传统屏幕贴合主要运用光学胶带 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 进行贴合,而自从 2011 年的 iPhone 4S 开始,高端的显示屏开始应用光学透明树脂 Optical Clear Resin;OCR,也叫光学水胶)进行屏幕贴合——蔚来这块屏幕用的就是 OCR。
OCR 的好处在于它是液态的,可以更有效填充不同面板之间的缝隙,避免面板之间细微的气泡导致光线的漫反射,从而影响透光率。OCA的透光率大概在 85%左右,而 OCR可以达到 90%。
除了贴合材料,这块屏幕还采用了 On-Cell 的贴合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