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资公司上海通用为纽带,上汽与通用的关系的确越来越紧密。
2010年8月18日,上海汽车(600104.SH)与通用汽车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此次技术合作将包括以新能源技术为主的开发和应用,这也是继双方去年各出资50%成立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后的又一次深入合作。
与以往外方独资或中方照搬外资的模式不同,此次上汽与通用的合作,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与跨国公司在动力总成这一核心技术上进行的联合开发。尽管在小排量发动机和传统动力总成上,通用相比大众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却希望通过引外资的技术作为助力,能够在国内新能源技术领域再次成为领先企业。
“与通用在动力总成的合作将延伸至新能源领域?!?010年10月中旬,上汽总裁陈虹对外表示,其中还包括与下游供应商及整车制造领域的合作。而新型电池材料、车联网技术以及更智能的车辆设计将成上汽未来新能源研发的三大重点。
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对上汽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目标规划似乎更明确,“配合‘十二五’规划草案目标,上汽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要达到20%?!笔导噬希擞胪ㄓ玫暮献髦?,上汽自身在包括新能源整车开发、电池制造、电气化、车联网等相关产业链上的投资规划也已经全面铺开。陈虹透露,上汽旗下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2009年12月,上汽与美国A123系统公司成立了由上汽控股的合资公司捷新动力)将在电池系统这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发展上形成突破。预计2012年,合资公司将建成6000套Pilot的生产线。
根据上汽方面的表态,其认为传统汽油车的较快增长将使国内汽车产销达到一个较大的规模(2010年预计达到1800万辆)。而在此基础上,上汽确定的未来新能源路线图为:瞄准汽车驱动的电力化,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行,重点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同时,继续抓好传统内燃机和动力系统,包括自动变速箱,就是节油、节能动力系统的优化升级。
事实上,上汽的这一路线无疑在“迎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同时,又为日后可能出现的技术升级做好了储备?!跋衷诠诖蠹叶荚谧龅缍岛筒宓缡狡?,做燃料电池的很少?!鄙掀矫姹硎?,像日本、欧洲、韩国对燃料电池开发也非常专注,丰田整个研发团队近800人都在做燃料电池研发。
但胡茂元也不得不面对新能源在眼下的残酷现实?!胺⒄剐履茉雌凳紫纫娑缘奈侍馐桥哟蟮淖式鹜度??!敝捣治鍪χ邮Ρ硎荆幢阆裢ㄓ谜庋氖澜缂镀稻尥?,也一度因为巨额的研发费用而中途停止对电动汽车的研究。
上汽也将面临这样的投入与支出的考量。在2010年两会期间,陈虹就曾表示,未来5年,上汽将会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140亿元?!坝牍谄渌灯笙啾?,上汽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已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布局,掌握了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技术?!背潞绫硎荆送?,上汽也采用了“两条腿”走路,即集成国内、国际的资源发展新能源车。
日前,上汽已经通过向上海世博会提供1100辆新能源车的方式进行了前期的市场培育和车型展示。但这也仅仅是做着与国内其他车企同样的示范运行的事,对于上汽而言,能否顺应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大势将新能源“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依旧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