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china.alibaba.com/news/upload/2/news/2006/11/13/283x174_10ee0acc896.jpg)
入秋以来,每当天色渐暗,广平县秸秆禁烧办的董秀杰和他的同事,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巡逻检查。
董秀杰:“我们每天晚上就查。”
记者:“每天晚上都查?”
董秀杰:“每天查,查到深夜。而且这个主要路口,都有人值班?!?br>
然而绕了广平好几圈,查了整整三个小时,这天晚上董秀杰他们依然没有发现任何焚烧的迹象。这在他们往年的检查工作里是从来没有过的。
广平县有玉米地16.6万亩,每年的玉米产量是5.9万吨。平均每1公斤的玉米产生的秸秆是4公斤。这就意味每年有23万吨的玉米秸秆产生。每当玉米丰收时,这剩下的23万吨秸秆就成为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贾朝堂:“一点没有用,有的在地里点着了,有的拉到地头、村边,拉到哪儿烧到哪儿?!?br>
焚烧的浓烟污染了空气,随意地点放也让火灾事故变得频繁。每当这时,也正是秸秆禁烧办的干事最疲于奔命的时候。白天宣传车,晚上巡逻车,外加水车跟随四处救火。秸秆没地儿放,不烧掉就占着耕地,所以查归查、罚归罚,这焚烧的火还是左一把右一把地起??墒堑浇衲?,广平县的秸秆忽然没人烧了。
这是广平县兰村村民曹爱民家的田地。据说兰村几千吨的秸秆每天都奔着往这拉。
记者:“今天人不多啊。”
村民:“这个天不好。”
记者:“天不好?”
村民:“天不好。天好,这儿车都满了?!?br>
人多的时候,像这样装满秸秆的大车一天能有四五十辆车,一直拉到天黑。这么多的秸秆为什么都集中拉到这来?原因其实很简单,秸秆拉到这来就能换钱。
记者:“师傅,您这一车卖多少钱???”
村民:“百把元钱?!?br>
记者:“百把元钱呢?这有什么要求吗?这个收购有什么要求吗?”
村民:“落好点的,去泥。有根不要紧,不带泥?!?br>
只要把秸秆捆扎好,根部不带泥,一吨秸秆的收购价是一百元左右。这片田地占地70亩,可存秸秆2000多吨?;ǘ嗤蚵蛄艘欢哑饺毡蝗朔掀亩鞔嬖谡?。这个曹爱民是何许人?他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page_break]
于是曹爱民开始骑着他的摩托车四处打听。哪儿有加工秸秆饲料的工厂就往哪跑。别人不让看,他就躲在门口偷着看,有时候还混进厂里,给里面的工人打打下手帮帮忙,借机打听。
曹爱民:“每天都这么干。你了解不到这个机器,这个功能、这个销售,咱没法干?!?br>
曹爱民这一跑就是6个多月。周围村民听闻了议论纷纷。秸秆加工一下就能卖钱?如果真有这么好的事,那早些年烧它干嘛? 这时,原本在一边犹犹豫豫的老曹的老婆也开始急了。
袁金玲:“主要是你有生意干了,你何必再投那资。愁得你一天愁眉不展的,你何苦呢?”
实际上,曹爱民当时的确愁眉了好一阵。购买一套完整的秸秆饲料加工设备需要三四十万元,这并不是一笔随便就可以拿出的小数目。真正促使曹爱民下定决心放手去做,还和一个叫郭进军的人有关。
在广平县,郭进军算得上是最早做起秸秆饲料的人。2003年,他从报纸上看到这个项目,几番打听后便不声不息地自己买下设备埋头干了起来。
郭进军:“切碎了以后,经过那个机器,那个皮带上去,然后再这加温,加温压块,最后从这出来就成功了?!?br>
通过高温高压的扎制,秸秆就变成了这样一个个小块头模样,郭进军喜欢把它们称为“秸秆罐头”。正是这些,带着浓浓糊香的秸秆罐头为他打开了生意销路。
记者:“都销到哪去?”
郭进军:“现在销到内蒙古、上海、江苏那一块。都是大的养牛场才要这个,喂牛用的。”
当初,郭进军之所以敢下买设备,正是因为他发现,内蒙古、上海、江苏这带的养殖场,每到四五月牧草青黄不接时,牛羊的饲料就非常缺乏。而自己的秸秆罐头,体积小,运输方便且储存期长。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郭进军:“都是自己找的客户,一年比一年好?!?br>
记者:“去年呢?去年什么情况?”
郭进军:“去年基本都没有存货了。出来之后,全部都销了?!?br>
秸秆罐头销路好,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加工后的秸秆由生变熟,本身含有的蛋白质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更容易被牛羊采食和吸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牛羊的增肉率和产奶率。并且,它食用起来非常方便,只要泡水自然化开,牛羊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武凤文:“我们成立了一个组织,把有关的设备生产厂家邀到我们广平,采用竞标和投标、议标的这种方式,把设备价格压下来。另外在售后上面,有给予很大的保障。”
这个售后的保障指的是,设备生产厂家提供“包销”。农户们生产出的秸秆罐头可以自己销,也可以以350元每吨的价格,直接销售给他们。
李振国:“因为现在内蒙古这边,因为它光是旱灾,加上过度放牧,现在内蒙古草的需求量非常大,现在远远满足不了。咱们给包销的承诺就是让咱们设备的厂家放心?!?br>
通过政府组织竞标,每台设备降价了10多万元,还有厂家提供包销保底。曹爱民终于吃下了定心丸。
曹爱民:“马上就买了,马上就跟厂家定了,就把机器拿回来了?!?br>
买下设备后的曹爱民立刻开始大规模地收购秸秆,连续几个月的生产、销售,05年他投入的设备成本已经全部收回。
政府扶持,还有巨大的利润,广平县有更多的人开始跃跃欲试了,2006年,新的11套生产设备已经上马。
耿培栋:“今年是时间太紧张了,我们这个全县耕地是37万亩,这块资源太多了,明年想多上几条?!?br>
在郭进军他们打开销路的基础上,像耿培栋这样新上马的人,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市场进一步拓宽。
耿培栋:“现在应该就是大的乳业集团,光明乳业,包括乳业集团吧,马上就能涨到更高?!?br>
而这个时候,广平县政府也正在积极地把散户组织起来,希望通过申请统一的注册商标,把广平的秸秆罐头饲料做成品牌。也许明年玉米丰收时,秸秆禁烧办的工作人员再也不用深夜巡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