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狼真的来了!这个狼就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多年粗放式发展后,中国汽车业不得不面对重要转型从什么车都可以卖,到有选择、受鼓励地卖车。高能耗的车将收以重税;生产低排放的节能、新能源汽车将得到一系列补贴。
在天津国际汽车论坛上,各主管部门给了一个最终转型期(或者说见效期)——2020年!即将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草稿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00万(乐观者将目标定在1000万辆)。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考核期定在了2020年呢?这是中国内部经济结构和国际形势决定的。
陈斌以能源消耗为例,这个例子确实有些触目惊心:每年新增汽车的成品消耗油相当于新建一个两千万吨级的炼油厂,这需要四到五年时间,投资200多亿(虽然中国投资盖厂没问题,但随着汽车用油量不断增多,油价上涨的压力将相当大)。十一五规划新增的一亿吨左右的炼油能力几乎被五年间新增的3500多万辆汽车消耗掉了。
如何解决油耗大的问题。除了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别无它法!当然,还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不鼓励买车、不发展汽车工业,但这根本不可能。上哪找产业链如此长的产业,上哪找解决如此多劳动力就业的产业?
高速发展的汽车业,带来的另一个麻烦是堵车!6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京沪堵城”的稿子,描述了当时大城市拥堵的现状。6年过去了,汽车越来越多,拥堵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了?;蛘咚?,如果将公路建设、生产汽车当做两位赛跑运动员,那么前者远远落后于汽车生产。借用陈斌的说,即“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远远比不上汽车工业增长48%的速度”。2009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平均每年新增五千公里,在一些路段堵车现象日趋严重,最近京藏高速公路堵车长达百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27.7万公里,人均拥有的城市道路面积仅12.8立方米。
2020年巨大的碳压力
如果环顾全球经济形势,我们将发现:2020年是另一个重要节点。很可能生产产品不挣钱,还赔钱。理由在于,生产产品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被课以巨额的碳税或其它环境税。
别不相信,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
先谈谈2020年中国面对的环境压力。2009年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嵋榛咕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按照目前中国汽车产品结构,完成这一目标,基本上不可能。
仅以北京的机动车CO2污染为例。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指出,机动车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北京市的机动车每年消耗燃油470万吨,共排放二氧化碳1300多万吨。试想,全国如此庞大的汽车消费需求,将带来多少排放。如果按照排放权计价,这将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支出。
至于什么战略转型,占领制高点等理由,人所共知。这里就不絮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