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进入观望期,经济转型刺激政策的空间浮现。
2010年下半年,由于已出台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其他收紧总需求措施出台的迫切性降低,不仅如此,下半年地产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还将降低经济热度,这将为一些支持经济转型的刺激性政策的出台赢得空间。当前市场对于经济转型的理解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例;第二种是引导投资更多地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我国固定资本存量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二者所需要条件和基础并不相同。我们认为提升消费占比本质上是收入分配问题,受制于工资占比GDP低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不宜对消费转型期望过高。
经济转型真正的突破口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随着6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的正式实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启航;预计下半年相关扶持政策会密集出台,市场对于经济转型的关注会进一步加大。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本质是投资结构调整,拥有坚实的收入来源。
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本质上是投资结构的调整,在我国经济中,这一变化将较消费占比的提升拥有更加坚实的收入来源,用于消费的收入对应的是GDP收入法中的劳动者报酬,用于投资的收入则是GDP收入法中的“营业盈余”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与折旧两部分收入之和占GDP的比重高达46%,至2009年,该笔资金约为16万亿人民币,其中折旧为5.1万亿,营业盈余10.9万亿,1993年以来,我国(营业盈余+折旧)/固定资本形成的指标由0.82持续上升至2009年的1.12,较高的折旧循环资金和企业利润构成了我国投资结构转型重要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