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有利于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指出,在新能源领域,制定专项规划,建立准入标准,引导多晶硅、风电装备等产业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有序发展。编制重点技术推广专项规划和推荐目录。
李振宇认为,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制定专项的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强对研发的支持,对行业将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从政策层面上优化产业的布局,加强对产业的宏观指导,有利于新能源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二在财政、银行融资等方面可能会有配套的支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升竞争力。
哥本哈根会议明确产业方向
谈到哥本哈根会议所带来的影响,李振宇表示,虽然没有达成约束性的协议,但是我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这个目标并不低,但是是可以努力实现的。这就为新能源领域明确了方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节能降耗方面挖掘空间,即节能减排。这将对电机节能和智能电网产生比较长期的利好。二是我国计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新能源的消费比重15%,这将直接利好电源建设,风电、光伏和核电,会给相关行业带来比较长线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利好不均
有分析指出,在目前市场进入调整的时期,应适当减持相关概念股。而新能源板块作为概念股的聚集地,却受到市场普遍关注。对此,李振宇指出,总的来讲,政策的相继出台对新能源板块是长期的利好,但是还应视公司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目前效益并不是很好的企业,行业目前处于低谷,短期来看估值偏高,回避短期调整风险是合理的选择。但是长期来看,该行业已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发展前景比较好,值得关注。对于对于概念成分比较大的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不成熟,很难产生效益,因此泡沫比较大,投资者应谨慎投资。对于短期的前景也比较确定的企业,例如电网建设领域,则应该关注相关板块公司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