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车展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的最大"秀场",人们明显感觉到新能源车离消费者已越来越近。在我国刚刚公布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当中,也明确提出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三年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辆新能源汽车使用,既可缓解石油带来的经济压力,又能增强公众使用洁净能源的意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蠢葱履茉雌的芊袷褂靡巡皇且桓鲋档锰致鄣幕疤猓晃У钠烤笔侨绾斡行Х鲋?、切实完善配套的市场环境措施,让新能源汽车开进寻常百姓家?
从全国各地新能源汽车"试水"情况看,效用并不明显,掣肘的原因有:一是,新能源汽车高身价,国家正在实施新能源战略,作为高新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在研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耗费着巨额的研发成本,导致其销售价格过高。二是,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虽然环保,但无论是性价比还是速度、动力、承负值等都相形见绌。三是,新能源的市场配套服务环境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健全,譬如没有类似于加油站的充电站,小区、商场等公众场所没有备置充电柱,同时也没有配套的维修网络跟进措施,后续保障。四是,缺少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主流新能源技术分为三种: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但究竟走哪种路线,确立哪种标准,至今尚未有定论。
破冰之举是在汲取一些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条契合本地发展的道路。譬如,政府的政策补贴,美国和日本政府给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财政拨款,譬如日本政府对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实行差价补贴,最高补贴额可达与传统车购置差价的50%,并大幅下调燃油税。瞻顾当前本国政府购车补贴还局限于公交、出租等公共领域,至于新能源汽车还未曾惠及。
政府除通过财政补贴帮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外,还应在政策层面提供系列扶植,譬如尽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标准,规范市场,整合各方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拟定全国性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新能源汽车有便捷的使用环境。
一言以蔽之,新能源汽车使用要突围仅赖消费者的环保责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和一系列市场培育政策,如果市场环境不成熟,配套措施不及时跟进,新能源汽车就难进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