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刚散尽,海岸线上响起了第一声汽笛?!癟IANJIN”号舱门关闭,甲板下的零跑B10整齐排列,即将跨越洲际,走进千万欧洲家庭;而它们身后藏着的细节,只有参与者才知道。汽笛再响时,船锚收起。零跑国际品牌负责人Francesco望着逐渐远去的船影,想起2024年主动敲开零跑大门的那个下午。
听得见鸟鸣的街头和20年传统车企人的 “思维地震”
2024年初,从集团内部了解到Stellantis正在接触中国企业零跑汽车,Francesco心中有了新的计划。他深入调研了这家中国车企,发现它作风稳健,在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中,一步步脚踏实地写出了一些成功结果与成长故事。这个习惯了百年车企流程的意大利人,突然有了冒险的冲动。Francesco随即主动请缨:“我非常希望加入这个即将成立的合资公司,发挥我过去的专业经验,同时也挑战更灵活、更敏捷的工作模式?!?/p>
Francesco曾来过中国多次。
“2008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时,就被这个国家的活力给深深触动了,可以说刷新了我的原有认知。”而转换到行业视角,Francesco发现中国城市的街头,有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近年来的中国,就像提前看到了50年后的(欧洲的)未来,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既有摩天高楼又被自然环抱,多么美妙的组合。杭州的清晨,听不见车流引擎和鸣笛,但能听见鸟鸣。这个发现令我震惊。”
还是在2024年初,Francesco抱着厚厚的研究资料找到了零跑国际CEO忻天舒长谈,两人初次交流就是深聊,也一拍即合。当年4月,Francesco就“主动结束”了他近20年的传统汽车工作生涯,带着从日产、菲亚特和Stellantis集团沉淀的行业经验,开启了他在零跑国际的全新奇旅。
十四天 收获100%的信任选票
零跑进军欧洲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认知挑战。
彼时,欧洲消费者对中国电动汽车普遍存有两大刻板印象:有人觉得是 “廉价替代品”,有人怀疑续航与安全。当然,这可能也是所有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欧洲普遍面临的挑战——解决如何改善认知度、如何实现高端化的课题。
为此,零跑国际的品牌团队针对海外市场制定了专属策略:我们并不将自己局限为一个中国品牌,与其他中国汽车品牌竞争比高低;而是与市场中全球在售品牌一起PK,以“颠覆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身份,借助欧洲销售及服务渠道,专注在欧洲推出真正买得起的智能电动车。
这样的战略是卓有成效的。
2024年,Francesco带领着他精干的10人小团队,在6周内高效组织了Balocco试车场试驾会,召集汇聚了全欧洲超过200位主流投资界代表。试驾会上,通过深度品牌推介与沉浸式产品体验,零跑品牌向欧洲资本市场有力展示了中国汽车的产品实力与品牌魅力。
而比6周组织工作和2周执行工作更让人难忘的是,试驾会后应约加盟零跑的投资人比例,达到了纯粹而惊人的100%——不是80%,也不是90%,而是到场的每一个投资人和他们身后的机构,都为零跑品牌的理念和产品感到激动,并用真金白银投入了支持!
“让我感动的是零跑团队对我的信任——放手让我将中国本土品牌信息,加入调整,让它更能够被全球受众接受。”Francesco表示,而这样灵活的全球化策略,让零跑在海外营销实现“战略统一,表达定制”。
只用不到1年时间,零跑在欧局面快速打开:欧盟认证速度比行业平均快 40%,借助 Stellantis 的欧洲仓库实现 “一日三配”;通过欧标服务网络兑现承诺,在欧洲建立超过550家兼具销售与售后服务功能的网点;今年1-7月,零跑累计向欧洲及其他国家出口24980台,单7月,就有超过4000个欧洲客户下单购买……
加上欧洲当地的名人、机构、体育IP的全球化营销,零跑的确正在成为改变欧洲汽车市场的中国品牌。
东西方差异在?中平衡
零跑正式登陆欧洲市场不到1年,但东西方品牌与团队之间的磨合交锋非常多次。零跑车型的颜色定制,基本基于中国市场需求而来,光电白和苔原灰显大、曦露紫和星夜蓝显贵。
但这套色彩逻辑在欧洲市场是否也同样有效?
在针对B10探讨进入欧洲市场初期,零跑国际品牌团队做了深刻的市场调研,答案是仍需要根据欧洲市场调整配色方案。Francesco向零跑总部提出这个诉求的时候略有犹豫,甚至有些试探,因为他内心已按照经验默算过传统流程里所需要的时间——供应链协调、工艺确认、打样……没有三个月绝无可能有结果。
他没有想到零跑总部能答应。
更没有想到的是,仅在一天后,设计团队就提交了3套完整的改色方案,包含调研、设计思路和样稿。
“这不仅是高效,更是对市场和需求的尊重。”
所谓 “东西方差异”,或许能在 “把事情做好” 的共识里找到完美的共识与平衡点。
这种默契在拍摄海外首支品牌片时,有了更动人的延续:Francesco带着团队重新来到瓦伦西亚,拍摄了零跑在欧洲的第一支品牌TVC。镜头中的零跑T03驶过老城区,与朱江明多年前在瓦伦西亚街头留下的照片,构成了宿命感的时空对照。?“瓦伦西亚,那是朱总决定造车的地方?!薄耙彩橇闩苊慰嫉淖?。”
所谓全球化,并不是把中国的车原样搬到欧洲,也不是用欧洲的标准硬套中国的创新,而是瓦伦西亚的工匠也能学习中国千年的技法烧制新瓷器,是像杭州的设计师以梵高的画汲取车身颜色灵感。我们要把产品卖到全世界,更要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这份来自东方的用心。汽笛的余音还在港口回荡,当“TIANJIN”号穿越马六甲,驶入浩瀚印度洋,超过550家零跑在欧网点也陆续送走当天的最后一位顾客;当它绕过非洲好望角,航向欧洲大陆,千百个欧洲家庭已为车库中的零跑爱车接通电源,静待晨光——这大概就是零跑的国际化故事:好的产品,跨越山海,将幸福感与温暖,融入每一个寻常的出行日。
那么,9月,我们慕尼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