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湖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关于印发 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的通知。
其中提出:到2025年,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分别建成公共充电桩4200根、5000根以上。
01
主要任务
1、引导社会车辆新能源化。构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新能源汽车通行便利、停车优惠等政策,加强充电桩车位燃油车占位管理,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引导提升新增私人小汽车中新能源车比例,到2025年、2030年,当年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数量占比力争达到20%、40%。
2、推动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城乡全覆盖。
加快城乡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网络为依托,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从城市逐步向城区边缘、县城、乡村区域延伸,补齐乡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公共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公共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形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
到2025年,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分别建成公共充电桩4200根、5000根以上。加快推进全市商用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02
重点工程
1、交通领域低碳发展工程
聚焦内河航运体系低碳转型,实施航道整治提升、港口岸电建设、港口智能化升级、近零能耗水上服务区等领域项目。聚焦运输结构调整,实施多式联运物流港建设、铁公水多式联运等领域项目。聚焦交通枢纽低碳化转型,实施交通智能化应用场景等领域项目。
2、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高能级平台搭建以及成熟技术产业化,实施超低氮燃气锅炉产业化、新型储能设备产业化、碳达峰关键技术研究、新能源电池包轻量化技术以及高性能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等领域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03
浙江其他地方相关政策
除浙江湖州公布充换电政策外,杭州也在积极推进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7月1日,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368号提案的答复。对于关于加快建设“电池银行”构建零碳绿能交通体系的建议,文件明确提出下一步做优换电设施加强政策扶持,以及多维度做深做实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的具体内容:
1、做优换电设施加强政策扶持。
通过政策扶持、部门联动、市区协作,积极推动换电站建设。截至目前杭州市已建成换电站90座、换电通道1494个。
聚焦内河航运体系低碳转型,实施航道整治提升、港口岸电建设、港口智能化升级、近零能耗水上服务区等领域项目。聚焦运输结构调整,实施多式联运物流港建设、铁公水多式联运等领域项目。聚焦交通枢纽低碳化转型,实施交通智能化应用场景等领域项目。
2、依托市场试点探索。
杭州一批新能源龙头企业已广泛开展换电试点。吉利汽车着眼服务曹操专车等网约车平台推出易易互联换电模式,车辆换电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在重庆已布局70多个站点,杭州站点也超过20个,站点利用率很高,下步还将进一步布局。杭州市能源集团依托小红车服务站建设电动自行车换电系统,在有效服务用户同时,将大大缓解电动自行车乱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