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获悉,1月25日,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发布了交管数据。据悉,2023年,浙江机动车保有量247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4万辆,新增73万辆,占全年汽车总上牌量的39%。
浙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起步较早,早在2010年,众泰2008EV纯电动汽车就在杭州批量上市,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化的“拓荒者”。同年,浙江出台了《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提出了到2015年形成1万辆新能源客车、5万辆以上新能源轿车的生产能力的目标。
2015年,浙江迎来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光时刻,全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约7万辆,占全国五分之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康迪、吉利、众泰等车企表现突出,吉利更是提出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完成从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企的彻底转型。
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84.5万辆,同比增长52.4%,占全国比重提升到8.8%。2023年上半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5.4万辆,同比增长51.2%,占全国比重为9.1%。
目前,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了“一湾一带多基地”的空间发展格局,环杭州湾汽车产业集群、温台沿海汽车产业带、多个新能源汽车特色基地相互支撑,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浙江现有11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2200余家,涌现出18家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29家上市企业,3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在浙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吉利、零跑、哪吒等车企表现较为突出,吉利已经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之一,零跑和哪吒则是新势力造车的代表,拥有不错的产品力和市场口碑。此外,还有一些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建设或筹备中,如威马、合众、广乘、LEVC等,有望进一步提升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