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获悉,1月15日,韩国产业部声明,韩国拟在首尔附近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产业集群,生产HBM、PIM和其他尖端芯片,到2047年总投资规模将达到622万亿韩元,建立16座芯片工厂。该产业群将包括京畿道南部的多个工业园区,总面积将达到2100万平方米,到2030年将达到每月770万片晶圆的生产能力。
其中,三星电子计划投资500万亿韩元,其中包括投资360万亿韩元在首尔以南33公里的龙仁新建6个晶圆厂,投资120万亿韩元在首尔以南54公里的平泽新建3个晶圆厂,投资20万亿韩元在器兴新建3个研究设施。另外,SK海力士将投资122万亿韩元,在龙仁新建4个晶圆厂。
韩国政府预计,到2030年,韩国在全球非存储芯片市场的占有率将从目前的3%大幅上升到10%。随着大型产业集群的建设,韩国政府承诺通过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供应链的自给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2030年的50%来支持这一生态系统。
2023年12月底,韩媒发布了其与大韩商工会议所,对韩国、美国、中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IP5)申请的半导体专利的分析结果,发现在过去20年里,中国申请的半导体专利在IP5中所占份额从2003年的14%猛增至2022年的71.7%。同时,在全球半导体技术专利中,在中美申请注册的专利比重从45.6%飙升至92.9%。
韩媒认为,随着半导体领先地位的竞争越发激烈,“核心技术向中美集中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反之,韩国半导体专利的急剧下降,和其作为专利注册地的吸引力不足都令人倍感担忧。
据报道,过去5年,韩国申请的半导体专利为1.8911万件,与中美差距较大,仅略高于排名第四的日本(1.8602万件)。同时,去年韩国半导体专利的IP5份额也从2003年的21.2%降至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