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获悉,1月9日,天眼查App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一项名为“铸件质量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的专利。
这项专利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主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件的第一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然后将这些测试结果输入到一个性能预测模型中。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得到目标件的第二性能指标的预测值。值得注意的是,测试第一性能指标的破坏性要低于测试第二性能指标的破坏性。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低破坏性的测试就能够预测到实际中需要高破坏性测试才能得到的性能指标,减少了因性能测试而被破坏的目标件,从而降低了性能测试的成本。
近段时间,随着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的召开,小米汽车的动向备受外界广泛关注。此前,在举办的活动上,小米主要集中介绍了其在电气化、车辆制造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关键进展,公司预计这些技术能力将成为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尽管小米SU7的定价尚未正式公布,但首席执行官雷军暗示SU7的定价不会像一些人所猜测的那样低,雷军表示,SU7是一款可以与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等豪华车型对标的高性能电动汽车。
随着小米SU7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交付,小米汽车将进入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并且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正日益受到车辆价格的影响。
作为知名科技公司推出的首款车型,SU7无疑为市场评估从消费电子领域进军汽车行业的新参与者的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小米表示,已承诺投入100亿元人民币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截至2023年12月,已拥有3,400多人的研发团队。这家科技公司相信,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购车者将越来越重视智能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系统。有证据表明,小米已经将对自动驾驶部门的投资从33亿元追加到47亿元。公司表示,追加的投资将使其在2024年引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