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头正盛,既有大量传统车企破旧立新,亦有造车新势力稳中求进。不得不说,提及顶层设计的规划,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果有目共睹。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后,市政府在世博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到,上海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去年产值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200%;产量达到55万辆,同比增长70%;全市累计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超过67万辆,其中去年超过25万辆,占新车销售43%。上海也是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20万辆,产值突破3500亿元,建成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充电网络。
上海加速聚力汽车“新四化”
打造多层次产业集群
上海作为全国汽车工业重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大众和通用均将中国总部设在了上海,并与上汽集团创立合资品牌。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运营开始,各路车企品牌也纷纷选择在上海打响了“智”造汽车的冲锋号角。
在网友拍摄的10分钟的视频里,大约有18辆制造完成的Model Y被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运送出来,平均约34秒就可以制造一台Model Y。生产线上,高密度的工业机器人来回腾挪闪转,上万个零件在这里井然有序地组装、焊接,最终成为一辆辆兼具科技和美感的新能源汽车。为提升车身尺寸的合格率,高可靠性的工业网络也被应用其中,通过在线测量、自动装配系统以及虚拟调试等技术,不断优化制造过程效率。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部 图源:新华社
发生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场景,也正是汽车产业“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缩影之一。为此,上海市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产业上的宏观布局,也为企业释放了不少政策红利。
近年来,上海在扶持上汽集团等传统车企转型的基础上,左牵国际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右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马智行等造车新势力培育本土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2021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据实施计划介绍,从布局汽车产业集群来看,位于嘉定区的安亭地区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产业化、示范应用方面取得突破;临港新片区加快全产业链布局,持续扩大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推动整车出口;金桥及张江地区发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通信设备产业优势,在视觉识别、车用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等领域加快布局。
而在实施计划中,支持本土品牌灵活应用核心技术被列入重点开展工作之一,其中提到,“支持上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至202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超过30%,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超过20%,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综合实力国内领先?!?/p>
2021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汽集团展出的一台ER6汽车 图源:新华社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加快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
稳中求进,一边要“稳”基本盘,另一边则要 “进”新动能。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乘势而上、持续发力的关键与“终端带动”息息相关。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跑出“上海加速度”,背后离不开上海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的决心。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时,上海市市长龚正强调,很多新能源汽车都是智能网联汽车,去年下半年开始,智能网联汽车“缺芯”问题比较严重,因此上海也正加大力度布局车规级芯片的生产,尽快解决汽车“缺芯”问题。下一步,还将继续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订推广应用数据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新能源汽车大赛道上加快培育发展新优势。
“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强化新赛道布局和终端带动?!苯衲晟虾A交?,“终端带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布局发挥终端带动效应,也是今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一辆智能网联汽车,要用到数百个大大小小的芯片?!毙尽杂谛轮斩死此?,是‘卡脖子’难题?!鄙虾J腥舜蟠怼⒓味ㄇ榧锹椒街壑毖?,要想拥有充沛的“源头活水”,就需在芯片的设计、研发、生产、供给等方面都注意布局。
而在2022上海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对上海如何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的发展目标提出建议。提案中指出,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大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力度,开展车用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智能计算等技术联合攻关。
2021年11月5日第四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汇聚了智能制造技术和高端装备领域的展商 图源:新华社
同时,上海要放眼整个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利用工业互联网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可信交互、生产深度协同、资源柔性配置的供应链。
作为智造大本营,上海接下来将如何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魔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