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47批),其中燃料电池产品共16户企业31个型号。本批公告亮点有:1、重卡和环卫车型数量占比最高;2、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下称“院士港氢雄”)配套车型数量高达9款;3、燃料电池配套商新面孔多,有4家企业首次亮相。
从上榜的车企来看,东风汽车5款位列第一;南京金龙、青岛德智各4款位列第一;三一汽车3款位列第二;北汽福田、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河南德力各2款位列第三;其余上汽依维柯、安徽华菱、黄冈普赫、武汉客车、中车时代、苏州金龙、吉利四川、中联重科、厦门金龙各1款。
从燃料电池车型来看,载货汽车底盘8款,环卫车7款,重卡7款,客车4款,物流车3款,重卡底盘与客车底盘各1款??杉凇耙越贝埂闭咔阆蚍龀种兄乜ǔ敌头⒄沟男问葡?,重卡与环卫车型数量明显增多。
从燃料电池配套商来看,亮点有:院士港氢雄配套车型数量最多,共有9款;深圳稳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稳石氢能”)、上海氢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氢雅”)、嘉寓氢能源科技(辽宁)有限公司(下称“嘉寓氢能”)、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清能”)等4家公司都是首次亮相。
以下是上述5家公司背景资料:
1、院士港氢雄
院士港氢雄的三大股东分别是上海氢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瑞达顺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德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5%、35%、20%。其中第一大股东上海氢雄是雄韬氢雄的全资子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处于头部位置;第二大股东青岛瑞达顺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背后力量是李沧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100%控股的青岛国际院士港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目前青岛氢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以下是院士港氢雄股权关系图:
2、广东清能
广东清能是清能股份于2020年10月在佛山南海注册成立的公司。清能股份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优秀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供应商,主要研发及生产基地位于中国(上海、张家港、如皋和佛山),并在国外多地设有子公司。
清能股份倡导以氢气为主要载体进行能源转型,致力于推动氢燃料电池在交通及电力方面的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公司燃料电池产品累计配套超过600台车,其中重卡超过200辆,广泛应用于全国多地的牵引车、自卸车、箱式货车等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
3、上海氢雅
上海氢雅由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喜玛拉雅”)与广东氢圆科技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氢圆”)合资成立,其中喜玛拉雅占股90%,广东氢圆占股10%。
喜玛拉雅在2020年1月迁址广东中山,承继了“武汉喜玛拉雅”全部技术专利。目前,喜玛拉雅完成了燃料电池用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材料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建设,已经成功开发了三代燃料电池电堆模块,功率覆盖50kW-130kW。目前,公司Pt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电堆及车用动力系统、备用电源等产品,已经被国内外多家企业配套。
喜玛拉雅以华北张家口、华中武汉、华南中山为据点,开始全面构建公司的氢能产业发展版图。其中在华东地区,已在上海临港区低调投建了氢能产业链项目;今年7月30日,与重庆开州浦里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约了氢能产业链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4、嘉寓氢能
嘉寓氢能的三大股东分别是北京嘉寓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阜新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嘉隽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20%、10%。北京嘉寓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嘉寓新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嘉寓集团”)100%控股。
嘉寓集团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节能、光伏光热新能源利用、智能装备及投资与资产管理的集团化公司。近年来,该集团根据国家政策和政府战略规划,已明确将新能源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点,并在光伏、光热、风电方面都作了具体的战略性部署。今年2月,总投资120亿元的嘉寓氢能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将依托阜新丰富的风光资源,在开发建设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开发有机液态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原材料生产等全产业链业务。
5、稳石氢能
稳石氢能于今年4月注册成立,贾力、Yang Yisheng、梅文昌分别占股82.8%、9.2%、8%,再无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