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我国“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启交汇时期,未来15年汽车发展规划相继于近期推出,先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从产业、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提出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将占总销量20%的目标,再次坚定我国汽车电气化发展方向不动摇。
正是出于这点考虑,今年4月,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明确,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必须在30万元以下”规定限制。随后,一应利好政策相继出台,让换电模式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众多企业开始在换电领域加大业务布局。
但根据中汽协发布的《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全年汽车总销量将达25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约达130万辆,占比约为5.14%。这一数值,同20%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相差甚远。
面对如此悬殊,除了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外,解决充电问题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其中,吉利科技集团换电业务负责人 杨全凯认为,“充电模式,很大程度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
他进一步指出,“换电模式可通过车电价值分离,可以降低消费者购买门槛,并解决新能源车残值低的问题;补能过程比加油还快,且无需停车位支持,更显集约高效;通过电池的统一管理、集中慢充,能有效保证充电安全与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