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数量的爆发,或预示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在下半年会进入爆发期。
7月14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46批),本次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中,燃料电池产品共20户企业和55个车辆产品型号,16家燃料电池企业参与配套。
从产品类型分布来看,55款产品中,燃料电池环卫车型最多,以13款排名第一;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底盘11款,排名第二;以燃料电池牵引汽车和半挂牵引车为主的氢能重卡10款,排名第三;其余,燃料电池客车8款,燃料电池物流车7款,燃料电池重卡底盘和客车底盘各3款。
从上榜车企来看,55款产品主要来自20家车企,其中青岛德智汽车以10款车型领衔;东风汽车以9款位列第二;三一汽车上榜6款位列第三;厦门金龙4款;宇通客车、徐州徐工、北汽福田各上榜3款;黄冈普赫氢能、武汉开沃、航天晨光、武汉客车、河南德力各上榜2款;吉利四川商用车、厦门金旅、安徽华菱汽车、中国重汽济南、浙江中车、中车电动和河北长安各有1款车型上榜。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上榜车企中,青岛德智汽车、河北长安、武汉客车、河南德力、河北长安等车企是首次参与工信部燃料电池车型申报。
从燃料电池配套商来看,除了4款产品未标注燃料电池配套信息,51款车型一共有16家燃料电池企业参与配套。其中,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以12款位列榜首;国电投氢能、重塑科技、众宇动力分别配套5款并列第二;亿华通、雄川氢能分别配套4款并列第三;黄冈格罗夫氢能、捷氢科技、湖北国创氢能、东风汽车、喜玛拉雅氢能分别配套2款;北京科泰克、湖北未势能源、潍柴动力、武汉泰歌、内蒙古新源动力分别配套1款。
在以上燃料电池配套商中,有不少是新面孔,其中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湖北国创氢能、黄冈格罗夫氢能、内蒙古新源动力这4家公司都是首次以燃料电池配套商的形式进入工信部公告。
首次上榜燃料电池企业介绍:
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
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由上海氢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国际院士港集团旗下青岛瑞达顺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德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企业联合投资成立。其股权结构如下:
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依托雄韬氢雄技术专家团队,汇聚行业资深管理技术人才,打造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生产测试为一体的前沿燃料电池生产基地,目前生产规模达5千套,燃料电池发动机功率覆盖30-130kW。
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是雄韬氢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下又一区域布局,联合青岛国际院士港氢能产业链企业,推动青岛李沧区国际院士港氢能产业发展,协同打造“东方氢岛”。
在346批公告中,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配共配套5种车型的燃料电池环卫车,2种车型的燃料电池物流车,共计12款产品,在配套车型的数量和类型上均属第一。
湖北国创氢能
湖北国创氢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由亿华通、武汉客车和厦门金龙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亿华通作为大股东持股50%,武汉客车持股20%,厦门金龙持股20%。
在346批公告中,湖北国创氢能共配套2款车型,分别是厦门金龙的燃料电池客车底盘和武汉客车的燃料电池低入口城市客车。
内蒙古新源动力
内蒙古新源动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是新源动力的全资子公司。
在内蒙古设立子公司之前,新源动力已经在内蒙古开始了布局。去年10月21日,一汽大客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批订单为10台氢能公交,这批车型搭载的是新源动力复合双极板燃料电池模HYMOD?-60,额定功率70kW,峰值功率78kW。
在346批公告中,内蒙古新源动力配套的是东风汽车的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
黄冈格罗夫氢能
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是由武汉格罗夫和黄冈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武汉格罗夫是大股东,持股70%。
武汉格罗夫在2018年3月于湖北武汉成立,是武汉资环工研院组建的公司,主营氢能汽车的研发、氢能汽车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专用客厢车、专用货车的制造、批发零售等业务。
去年5月,格罗夫氢能产业生态园项目正式落户黄冈,随后黄冈格罗夫正式成立。目前黄冈格罗夫已经在全功率氢能动力系统、全新平台架构、创新能量管理系统、轻量化车身、整车 VCU 控制系统、热管理技术等核心领域构建技术壁垒,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正朝着商业化的方向迈进。
在346批公告中,黄冈格罗夫共配套2款车型,一款燃料电池保温车和一款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