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新动能时代-GIIS2019第二届智能网联产业创新峰会”上,
威马汽车首席技术官闫枫曾表示:“算法是用数据喂出来的,只有积累更多的数据,才能有更好的算法输出。”
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技术依托的算法、算力和数据要素关联紧密。其中算力是数据处理的核心,算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硬件层面,而算法的优化升级则依赖于大量的数据支持。
在大数据被过渡吹捧的时代,人们往往忽略了数据本身的质量,只有用活数据喂养、优化算法,才能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实际上,对于智能汽车来说,大数据中超过90%的信息都是垃圾信息,并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反而给算力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而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闫枫在面对亿欧汽车的专访中也阐述了他的思考:“大数据是无用的,活数据才是有用的,要保持所有的数据都在线。”那么如何让数据“活”起来,就成为了智能汽车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要把数据做“活”,就要让数据高效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并基于数据打造出更加丰富优质的驾乘体验。而数据的表达则是基于硬件,又是以软件作为路径对外输出的。
首先,数据的处理离不开算力,“汽车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首先是因为解决了软硬件分离的问题。”闫枫认为,“如果今天我们还是使用嵌入式软件单片机,其实没有办法把强大的算力引入到车里。正是得益于软硬件的分离,如今智能汽车的算力才能不断提升,不比消费类电子落后很多了。”
而恰在此时,5G的到来为数据传输提供了一个高速的通道,成为连接车与环境的关键。闫枫提到:“我认为5G是颠覆性的技术,相比之下,4G只是小的更新换代,5G时代的来临会对自动驾驶特别是V2X技术起到一个决定性作用。”
软件作为数据的表达方式,则直接决定了用户的体验。“要想从根本的角度来打好汽车的智能基础,就要能自己设计电子电气架构。”闫枫表示,为达成这一目标,威马搭建了新的车型平台,以提升车辆的EPS、ESP、EHB、VCU线控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去做车里面的核心软件,才有资格、有能力去做软件和硬件??榈闹匦路峙洌佣苷嬲轿坏厥占匠盗敬拥撞愕接τ玫南驶钍?。”
有了网络、算力、软件以及其驱动的硬件之后,一个车内空间才能给用户以全新的数据表达,才能将数据真正做“活”。实际上,威马智能系统Living Engine驱动智能座舱,提升的就是一个车和人之间的数据互动问题。
当然,在闫枫看来,检验以上所有工作的标准还是产品:“由软件驱动硬件所带来的一体化的用户体验才能重新定义汽车,因为最后消费者买的是车这个最大的硬件载体。要不断用软件驱动更多的硬件、驱动更好的硬件、组合式地推动软硬件的的升级,才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除此以外,对于技术的落地,闫枫还表示:“我认为所有的技术都是为商业服务的,只有商业和技术的双闭环建立起来,才能真正的明白你所需要做的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