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发展初期,以谷歌、Uber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一度让
传统汽车厂商忧心忡忡。但是随着近年来的逆势发展,无人驾驶战局陡然扭转,从如今的形势看,传统汽车厂商已经重新夺回了行业主导权。
在无人驾驶领域,原本一骑绝尘的科技公司近两年颇有些后继乏力的意味,反而是“默默无闻”的传统汽车厂商正迅速崛起,大有重夺主导权之势。
观望期 科技公司掀起变革风云
彼时,无人驾驶理念初兴,谷歌、特斯拉、Uber和Lyft凭借互联网与科技优势迅速风靡,几乎成为了未来汽车的代表。
传统汽车厂商如福特、通用、宝马、丰田等都措手不及,甚至不知所以。等到缓过神来,担心的是这些所谓的无人驾驶企业会导致人们买车的欲望骤减,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业务发展。
这时候的传统汽车厂商们还在观望之中,仔细衡量。
参与期 加强合作意欲实现双赢
面对无人驾驶前所未有的热潮,传统汽车厂商终于意识到这已经不可逆转。想要不被抢了生意,那就只有参与其中,一起挣钱。
于是,全球主要传统汽车巨头纷纷开始接触诸如谷歌、Uber等企业,试图通过一起合作打造无人驾驶汽车,实现双赢。通用就曾投资Lyft数亿美元,以便于将自家的汽车“推广”到Lyft的车队当中;福特也开始联系谷歌,以求携手同行。
这时候的传统汽车厂商们已经开始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等待。
逆转期 大举反攻、重夺优势
随着无人驾驶领域的逐步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传统汽车厂商发现与科技公司之间的差距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大。而且,随着谷歌等科技公司逐步认清现实,放弃了自己造车,其汹涌的势头也渐趋下滑。
因而,传统汽车厂商抓住机遇,利用自身在造车领域的绝对优势,成功逆转了竞争形势。并且,传统汽车厂商开始大力收购无人驾驶初创企业,以快速提升技术实力。例如,通用收购了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提供商Cruise,最近又和宝马、丰田一道参与了对美国无人驾驶汽车创业公司Nauto的大笔投资。
现在,科技公司发展无人驾驶越来越离不开传统汽车厂商的支持,而快速冒出的无人驾驶技术初创企业也不得不依附于汽车厂商,以得到应用的机会。同时,传统汽车厂商在与科技公司、芯片企业、零部件厂商组建的合作联盟中也正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无人驾驶生态中,传统汽车厂商已经重新夺回了其在汽车领域的主导权,未来的无人驾驶世界,它们仍将是主角。不过,诸如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巨头正加速崛起,芯片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传统汽车厂商想要守住“宝座”,恐怕还面临这持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