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
小米正式与
北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小米将会与北汽一起携手打造智能驾驶系统。而在此之前,百度和华为都已进入了智能驾驶汽车领域,阿里巴巴也通过智能互联系统的形式变相的进入了汽车领域。总的来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已经规模化的涉足汽车,或许全新的造车理念时代即将开启。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中国汽车行业目前仍然无法真正的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抗衡,而在“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之后,互联网与汽车的相结合便顺理成章,这也是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汽车业的主要原因。
目前互联网域汽车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似百度、小米和华为等,他们主要以无人驾驶为主,与车企进行互补合作。另一种模式则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他们更多的是为汽车企业研发专属的配套智能车载系统,使车辆变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在车内即可实现上网、购物、云控制等操作。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车企伴着目前互联网大发展的趋势或许也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我们再以小米为例,小米通过智能手机起家,目前已经成长为涵盖众多智能设备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而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也早有动作,包括车载空气净化器、智能行车记录仪等周边产品早已问世。除此之外,小米已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
智能汽车控制的专利,由此可见,小米已经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另一方面,在目前智能驾驶技术火热的大背景下,北汽集团却鲜有动作,因此与小米的合作可以说是必然的。目前北汽集团的车型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突出特点,主要的竞争手段就是相对实惠的售价。燃油车如此,北汽新能源车型同样如此。虽然借着国家的扶持政策取得了不俗的销量,但是在竞品车型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北汽也需要为旗下车型寻找到一个新的卖点,与小米的合作应该正是为此。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引发了整个中国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模式。因此,在智能手机高峰过去之后,互联网汽车或许将会成为下一个爆发点,而各大车企以及互联网巨头们目前的动作也正在印证着这一点。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和互联网参与者,我对中国自己的智能汽车还是非常期待的,也真心希望中国品牌的智能汽车能够早日与消费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