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未来交通峰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立足于现实出行,聚焦于未来交通,未来出行平台、飞行汽车、
无人驾驶、共享汽车、旅游出行等行业的全球顶尖企业和领导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交通和出行服务领域的前沿趋势。
未来交通,奇点已至,出行行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智能交通出行体系正在搭建,下一代交通工具已经横空出世,未来出行方式即将发生改变。
在未来交通峰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副秘书长公维洁、长安智能化研究院所长梁锋华、德尔福亚太区工程总监王忻,小鹏汽车何涛与汽车商业评论主编贾可,进行了关于“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之辩”为主题的探讨。
贾可:第一个问题,自动驾驶到底是谁做?应该是谁做?主机厂自己做还是无人驾驶供应商集成很多相关合作伙伴一起提供,车厂直接配套呢?
何涛:自动驾驶核心的??楹诵乃惴ɑ故怯芍骰ё觥6宰远菔焕此?,很宝贵的是数据,在数据获取方面,主机厂比较有优势。另外,自动驾驶关键的是用户体验,或者是用户在什么级别需要什么样的功能,主机厂是离用户最近的部分,主机厂有天然优势。自动驾驶不光光是算法问题,也不光是传感器问题,还有车辆本身问题,车辆本身包括车辆速度等,控制主机厂不可能一开始就释放出。现在两种路线都有,包括大的Tier,也有主机厂去做自动驾驶中某一项。个人认为,整体是OEM做OEM该做的,供应商做供应商该做的,供应商长处应在传感系统感知系统等等开发。
梁锋华:我同意何总的观点。整车厂最终要为用户负责,是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离用户最近的环节,所以整车厂对整个自动驾驶开发进行主导,这可能是毋庸置疑。对于算法问题,主机厂也要处于相对主导地位。技术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共性技术,可以考虑和行业优势资源联合起来,或者形成联盟联合起来攻克问题,另外确实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竞争性的。看整车厂对于用户理解的深度,对于用户体验的把握能力,这些方面技术也是由整车厂来把握的,分两个方面来看。
王忻:首先,自动驾驶肯定不是泡沫,一定会大大提高安全性。但到了自动驾驶那天,真的需要买车吗?如果真的不需要,变成共享经济时代,到底是哪个主机厂领导技术开发,还有没有必要?
自动驾驶一定要所有数据共享,而不是说谁去主导谁,反过来,有人考虑过怎么做自动驾驶才是好车,怎么做自动驾驶才是安全的车吗?当这些东西没有落地的时候,谈谁主导都为之尚早。
公维洁:应该谁来做,我们认为是应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来做。它是有很多原因的,举例来说,国内整车企业,可能不像国外整车企业强,可以由国外整车企业主导来做。应该是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整车企业,联合ICT企业,联合相关及交通等企业,去定义中国汽车产业标准数据库、数据平台等基础技术,然后去做共性交叉技术。答案很明确,应是国家创新平台主导来做。
贾可:前两天,奥迪A8赚足了眼球,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水平高还是美国或英国的水平高?
何涛:非??凸鄄稣飧鑫侍?,自动驾驶是很长也很深的产业链,分几块。从算法的角度,中国水平比较高,因为中国基数大,算法肯定是基于数据。在现级别,各项自动驾驶的基本零配件等基础,中国还是相对落后。好的算法芯片,好的传感器以及好的系统三个部分,应该还是掌握在中国手上。
王忻:事实是,中国的技术没有别人好。问题在于现在谈自动驾驶,为时尚早。自动驾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掉,尚待解决,只有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攻克,才知道自动驾驶到底谁做得最好,现在没有答案。从水平来讲要承认差距,但中国做自动驾驶还是有很多机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中国企业做自动驾驶,不会再走国外技术走过的很多弯路。还有一方面,中国企业做自动驾驶,会做出很多新创新点,中国企业应会做出更符合我中国特定环境下所需要的一些自动驾驶技术。
公维洁:这个问题,肯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我们和国外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次蠢?,在哪些方面能形成合力,能够去形成自己特色,在某些方面是引领行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举例来说,中国现在在定位上有自主优势,通讯上有自主优势,地图上也有保护,外资企业不能进来。因为有网联核心?;ふ?,会共同带来未来的专项技术引领。
贾可: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和国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差距在哪里?
公维洁:在核心技术上,确实有差异。举例说,关键是传感器和计算平台,以及底层的芯片等方面。包括法律上也有差距。现在中国相关行业非常努力,政府也很努力,各个方面都在努力赶上国外。
贾可:对于自动驾驶,什么时候能从L4级别自动驾驶量产进入到L5级别自动驾驶量产,按照什么路线能够很迅速进入到L4级别自动驾驶量产?
何涛:我们对自动驾驶长期乐观状态,短期是谨慎乐观,我们认为真正到完全的自动驾驶或者是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光是车企问题还有政府法规问题,还有道路问题。以小鹏为实例,瞄着自动驾驶在做,沿途有很多自动驾驶可实用化的产品出来,至少2025年之后。
王忻:2025到2030之间,L4的自动驾驶有可能会出现,在此期间,和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会呈现出来,这些技术慢慢融合最后会形成L4、L5。很多问题解决了,自动驾驶才慢慢实现。2025年还是希望L4级别达到量产, L5基本在2030年左右。
梁锋华:长安目前规划是,在2025年后实现L4等级自动驾驶。不管是L2L3L4L5,都不能脱离前提条件,真正完全在所有工况下的L4,还需要渐进过程。
贾可:如果真正到了完全无人驾驶,这个行业会被颠覆,可能真很多汽车厂就要倒闭了。比如到2030年时候,无人驾驶汽车是做燃油车还是电动车?
梁锋华:燃油车和电动车这个问题,和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是两个维度的问题,不会做强相关,自动驾驶既可以用在传统燃油车上,也可以用在PV等车。汽车只是一个纯粹交通工具,汽车其实有很多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革命来的不一定那么剧烈,完全没人买车等问题还有待观察。
王忻: 80%以上都是电动车,因为这是趋势。从经济形势来说,不是想不变就不变,很多东西会和用户体验改变。
公维洁:未来整车厂是不是会成为代工厂,还是成为未来出行服务的提供商,从出行服务做主导,这需要整车企业提前布局。
贾可:自动驾驶路线之辩,最后挂钩的就是共享经济,共享出行带来成本的降低是惊人的,电动车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到那个时候电动车加自动驾驶。谢谢诸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