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第二届
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高峰论坛在北京落下帷幕。作为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一场顶级盛会,此次高峰论坛吸引了政府部门、电动汽车车企、
充电设施运营商及设备制造商等众多人士参与,就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度探讨。
新兴产业往往会在发展初期呈现非常强烈的非线性快速增长的特质,这一过渡阶段往往也是产业格局塑造的关键。据统计,2016年全国公共
充电桩已经从年初的不到5万个增长到年底的15万个。2017年,我国将力争新增充电桩80万个,其中专用桩70万个,公共桩10万个,可见,充电设施的发展非常迅速。有业内专家认为,总体上,十三五”期间全国整个充电设施投资在1000多亿,2021—2030年将增长到6000多亿。
无论一个行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安全仍然都是永远不过时的话题,因此,充电安全也是2017年充电产业发展重点之一。电动汽车在充电安全方面需提高警惕并高度重视,充电枪在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内属于问题比较突出的。据了解,目前,充电枪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插拔力大、磨损过热和接触不良,充电枪的插拔力体现在端子上。针对此现状,有公司研发出一款符合新国标的充电枪,这个充电枪是从750V到100VDC,电流从80A做到250A。这款充电枪有效解决了端子表面的磨损及防护问题。端子插入力在基础上降低59%,充电枪整体降低39%,大约在65N,比国家标准规定的140N低很多,操作较简单,增加了充电的安全性。除了厂商需要加大力度研发更加安全高效的充电设施外,普通的消费者也同样需要注意使用安全,例如,不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非国标安全规范的充电桩。如果不把产品的安全保障放在首位,其他的一切将是空谈。所以安全对于充电设施以及电动汽车行业至关重要。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面对用户对服务需求的不断升级,充电技术方面也急需提升,比如无线充电作为一种便捷、高效、安全、智能的技术正在逐渐受到关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赵争鸣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进展”中提到,电动汽车充电目前是无线电力传输的主要应用场所,无线充电技术是综合性技术,还在发展之中,但是更远的,将来无线电能传输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将给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的变化。除了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各大厂商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比如在提高充电效率,充电设施回收利用等方面。
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兴产业,充电运营商面临许多困境。例如技术转升困难,场地资源有限,人才不足等等。但我们坚信这个新兴产业目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例如有部分运营商,如上海地的安悦充电公司,正在探索“充电服务费+广告费”的商业模式。安悦充电在充电桩上安装液晶屏,通过广告收入抵消部分充电桩运营成本?;褂行┰擞淘诔⑹?ldquo;充电服务费+售车/整车租赁”模式。运营商通过自建的网上商城出售/租赁新能源汽车,挣取部分收益。而在大数据时代,有些运营商开始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决策,比如在今年年初,安悦充电发布了一份《2016年充电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活跃用户平均每周在安悦充电公共桩上的充电次数已经达到5.3次, 30%的新能源车主充电时长为1-3小时,而31.5%的车主在3-5小时。这些数据给运营商在盈利模式上提供了良好的决策依据,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也势必将带动整个充电基础设施以及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完善、充电技术的提升、商业模式的成熟,充电基础设施将会和电动汽车一起迎来盈利和大爆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