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约学生一晚上100块软件-附近学生200元一个小时,附近学生400块钱三小时,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

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电动车电池 » 正文

动力电池格局趋变:行业进入洗牌期

日期:2017-05-27    来源:中国能源报

国际充换电网

2017
05/27
09: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电池企业

  进入2017年,动力电池厂商进入艰难时刻、生存压力骤增,遭受着来自上下游两端的挤压。一边是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一边新能源汽车补贴下调。“今年动力电池企业的生存压力很大,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感慨道。
 
  动力电池企业如何应对降本?;?/strong>

  电池企业降本压力大
 
  2017年伊始,新能源汽车启动补贴退坡机制,核算下来,整体的补贴降低了40%。新能源汽车补贴骤降,成本压力直接波及到上游产业链条上的动力电池。
 
  除了承受来自下游车企的降价压力,原材料端价格高企使得动力电池企业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企,记者查询行业数据,5月18日碳酸锂价格参考报价每吨14万元,金属钴参考报价维持在每吨36.7万元,尤其是金属钴价格较2016年出现了翻倍增长。“钴在电池中成本占到10%左右,锂占15%。”国联证券分析师马松告诉记者。
 
  新能源车企普遍在谈判中强势要求动力电池降价20%-30%。“面临降成本压力,企业主要是靠提升能量密度和规模效应,以及各环节的原材料压缩来实现。”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吴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润是挤出来的。”
 
  吴辉的观点代表了行业的典型做法。“规模效应,其中还包括了自动化程度提升、良品率提高等,技术进步层面除了提高能量密度外,同时也可以研发高镍的三元材料,通过减少钴的用量来降低成本等。”马松进一步补充。
 
  在湖北省汽车学会副秘书长雷洪钧看来,交易成本过高是抬高动力电池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我们主要是从多个方面降成本。”桑顿新能源副总工程师李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环节上,产品设计上不做过度设计;形成产品的标准化,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在采购上尽量采购标准件等。生产环节提高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产品优率。另一方面,打造产业链闭环,从正极到电芯到整车系统到梯次利用再到原材料回收,形成一个闭环,从这一产业链条上去降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此外,跟整车厂在业务模式上创新,通过结盟或是其他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
 
  今年1月份,桑德新能源的母公司桑德集团投资10亿在长沙建国内最大废电池资源化项目。“我们本身是环保企业,在电池回收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包括回收渠道、处理技术以及盈利模式等,同时,也可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李海波表示。
 
  据悉,这一年处理10万吨废旧电池能力的工厂,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金属回收率可达到97%以上,“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的同时,将保证桑顿新能源正极材料业务的原料供应,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或现优胜劣汰

  重重压力下,动力电池企业能否挺过降本考验?
 
  “今年企业生存环境很严峻,尤其是低端产能的企业生存堪忧。”李海波表示,“排在第一梯队的电池企业通过各种措施,在成本压缩上有强大的实力,能保证自身利润。但是小企业如果不快速扩大规模的话,就会被淘汰。我估计今年会有一批电池企业倒闭,再过一两年就剩下电池巨头了。”
 
  “对大型龙头企业来说,成本压力可能不是那么大,但是小型企业会不会撑得住就很难说了。今年会看到行业的整合潮,一批小企业或将倒掉。”吴辉也持类似看法。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从去年开始,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开始显现苗头,进入2017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对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倾斜,以及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利益驱动下,动力电池迎来新一轮扩张潮。业内预计,今年动力电池新增投资规模继续增长,仍将保持在千亿元以上。
 
  “动力电池的发展是一个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过程,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将实现适者生存,最后胜出的才是凤凰。”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业内看来,动力电池企业降成本之路,并不是一年两年的短期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新能源汽车逐步退坡机制,国家已经明确到2020年将取消补贴。
 
  而原材料未来降价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钴价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由于下游较强的需求,同时供给端基本依赖国外,受到供给冲击后,价格容易飙升。未来钴矿扩产有限,价格有望逐步向上。”马松认为,“碳酸锂这块,我们觉得资源供给在逐步增多,未来将逐步下行,但降速可能不会太快。”
 
  电池行业进入洗牌期
 
  2017年对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是充满挑战与坎坷的一年。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上游原材料涨价,动力电池企业“两头受压”,求生存、谋发展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话题。
 
  前两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环境,动力电池企业也迎来好日子,然则韶华易逝,进入2017年,画风即由春风得意转为风霜扑面。
 
  不过,困境更能激发斗志。这让动力电池企业更清醒地认识到,要理性看待发展,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更系统的层面来应对动力电池降价危机。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电池发展规划,今后动力电池发展必然是能量密度提上去、生产成本降下来。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诚然,现如今所有的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竭力降本,且这种降幅要达到20%-30%之多,用“压力山大”来形容并不为过。面对严酷形势,企业从多方面寻找对策,全产业链条上、各商务模式上,积极创新,在各环节压缩成本支出,以期在这场“价格战”中胜出。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优胜劣汰,物美价廉者将最终胜出,也即意味着拥有产品最高性价比的企业将笑到最后。无疑,具备较大产能规模、有较强经济实力、较先进技术路线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排名靠前的动力电池企业,在这场降本竞赛中,会将排名靠后的企业远远甩开。
 
  相比之下,一些小型电池厂商的生存会变得举步维艰,此前遍地开花的“小、乱、差” 动力电池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电池行业即将进入洗牌期,随着兼并重组的进行,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