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下午,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及分工方案》,部署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会议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染排放,确??掌柿咳嫖榷ù锉?。要突出防治重点,强力推进工业源、移动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淘汰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做好PM2.5和臭氧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公共交通电动化等工作,在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培育壮大
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广东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广汽集团、
比亚迪、佛塑科技、亿纬锂能、TCL集团、风华高科、大洋电机等。广汽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看好全年业绩广汽集团601238一季度销量增速远超行业,明星车型销量无忧:一季度,汽车行业销量增速为7%,车市增速放缓。而广汽集团一季度销售车辆45.7万辆(+37.6%),其中广汽自主同比增加67.3%为12.2万辆。公司增速远超行业,充分体现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根据我们终端调研,GS8在上海和广州地区购车周期为1~3个月不等,GS4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广丰汉兰达在上海地区供不应求,提车周期超过三个月。广本SUV冠道仍然极为抢手,1.5T和2.0T版本将共助冠道冲击8.5万的销量。广汽菲亚特jeep指南者一季度销量稳步爬坡,全年有望实现8~10万销量目标。
毛利率与投资收益皆创新高,三费率环比大幅下降:1Q17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达到23.8%,创历史新高,这一方面是由于GS4销量同比增加21.2%,规模效应摊博成本,另一方面高端产品GS8毛利率更高,GS8的热销提升了整体的毛利率,预计2017年毛利率会在2016年水平上继续提升。公司净利润减投资收益值达到15.1亿(+151.7%),同时,投资收益同比增加74.8%达到23.2亿元。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环比下降3.2和2.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2016年公司销量好,在第四季度给经销商和员工更多奖励。
合资自主共迎新品周期,看好全年业绩:新品SUV传祺GS7于上海市车展亮相,GS7+GS8将共同冲击年销10万的目标,预计GS3和GM8将在年内上市,增加广汽自主的产品线布局,这两款产品有望在2018年贡献销量。新能源车方面,公司已经推出了竞争力强的产品GE3。合资方面今年预计推出7款新车,增加合资产品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17年合资与自主共迎新品周期,看好自主+日系+广菲克三箭齐发,未来几年广汽集团净利润增速有望保持高于行业增速的水平。维持盈利预测17年~19年净利润为114.3亿,140亿和158.7亿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车市整体放缓;2)新品销售不达预期。
比亚迪:补贴退坡压力下一季度利润暂下滑比亚迪002594补贴退坡,新能源车销量大幅下滑由于国家新的补贴政策虽然在16年底已经出台,但新的车型目录直至1月下旬才公布,且地方政府的政策出台滞后于国家政策,在各地补贴政策不明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缩水,叠加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20%的影响,比亚迪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7.6%,致使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市场回暖叠加成本下降,全年业绩将逐步回暖随着各地补贴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出现回暖,预计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环比将有明显提升,同时预计2017年动力电池成本同比将有10%左右的下降,成本的下降将部分抵消补贴下降带来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二季度业绩将开始逐步回暖。公司预计2017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区间将在15.5-18亿元,对应的同比下降幅度为31.4%-20.3%。
手机部件业务营收和利润强劲增长2016 年公司继续与国内外手机领导品牌厂商保持紧密合作,并积极拓展新客户,金属部件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17 年渗透率继续提升,同时金属部件被广泛应用到更多的移动智能终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预计公司手机部件业务收入及利润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增持评级预估公司2017/2018 年EPS 分别为2.01/3.02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26/17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售不达预期;手机部件业务增长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的风险。
亿纬锂能: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专注发展
锂电池业务亿纬锂能300014锂电池业务带动业绩增长,提前锁定原材料价格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82%,主要原因是:1)锂原电池业务、锂离子消费类电池业务、电子烟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带来营业收入的增长;2)公司动力、储能电池产能释放,带来营业收入的增长。此外,公司对费用率控制良好,销售、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增加42.68%、36.75%,均低于营收和利润增速。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比降低220.81%,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0.45%,主要原因是:1)为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锁定原材料价格,预先支付供应商货款导致现金流出的增加;2)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现金流出的增加,银行短期借款产生利息增加。
锂原电池业务增长稳定,动力锂电池实现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锂原电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在国内智能电表需求下降的不利市场环境下,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抓住新兴物联网领域,例如共享单车、E-call等市场高速发展的机会。
公司动力锂电池实现销售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2.5GWh圆柱形三元电池产线进入安装调试阶段,1.0GWh软包三元电池厂房建设基本完成;多款产品通过强检并获得强检报告,达到获得1.2倍补贴的要求;年初至本报告披露日,共有33款装配有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源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入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为后续释放产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由于动力锂电池毛利率较锂原电池(毛利率35%-40%)较低,因此随着动力锂电池业务占比增加,公司一季度产品综合毛利率率为28.87%,同比下滑2.7%,但动力锂电池业务提升对公司来说是纯增量市场,将极大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减持麦克韦尔7%股权,这在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基础上,表明了公司大力发展锂电业务的决心。
预计公司2017~19的年EPS分别为1.10、1.50、2.00元,对应的PE分别为31、20、17倍,首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股价37元。风华高科:三季报业绩亮眼,看好公司内涵+外延发展战略风华高科000636事项:公司公告2016年三季报,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6亿元,同比增长41.23%,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42.32%,EPS为0.12元。
业绩大幅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2.32%: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6亿元,同比增长41.23%,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42.32%。原因有三:第一,公司主营产品产销量上升;第二,收购的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合并入报表;第三,减持部分所持有的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并购,产业链从3C延伸至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智能手机等新兴领域:近两年风华高科积极推进实施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12月,公司成功募集12亿元用于主业产能升级及技术改造。2015年4月,公司以5.92亿元收购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100%股权,布局移动及可穿戴设备Rigid-Flex(软硬结合板)。2016年6月要约收购台湾光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股权并实现控股,布局海外汽车电子市场。另外风华高科3月份停牌计划收购Maxford,7月复牌公告暂停收购,等2016年下半年各季度业绩完成较好之后再择机协商重启,按照目前情形重启可能性较大。通过一系列收购,风华高科将产品应用领域从家电、电脑等3C领域延伸至移动及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智能手机、钟表市场。
投资建议:假设Maxford明年收购成功,并且假设为6月完成收购,预计2017-2018公司净利润约为3.06亿元、4.5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4元、0.51元,对应PE分别为30.3倍、20.2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Maxford收购失败风险;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大洋电机:家电电机业绩稳增,电驱动发展潜力十足大洋电机002249投资要点
事件:3月17日,公司发布2016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05亿元,同比增长38.54%;归母净利润5.09亿元,同比增长49.29%;EPS 0.23,同比增长15%;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公司预计17年业绩稳定增长,计划17年实现营业收入81.7亿元,净利润6.51亿元。
新能车电机受益于上海电驱动并表,今年仍有提升空间:公司于2015年收购上海电驱动,16年全年并表,实现营收9.47亿元,贡献归母净利润1.18亿元,与之前的对赌业绩略有差距,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政策因素导致。上海电驱动整体运营良好,动力总成毛利率从15年的24.0%提升至30.2%,并表上海电驱动使得公司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的产销量同比分别增加141.15%、154.03%,动力总成业务全年实现营收13.01亿元,同比增加202.21%。我们认为今年政策不确定性已经消除,公司作为新能车动力总成龙头,约30%市占率,未来将持续受益于新能车的快速发展,上海电驱动今年有望实现17-18年,1.89亿和2.77亿的业绩对赌。
家电业务表现亮眼,预计未来将持续稳定增长:受益于空调去库存,16年家电市场走出低谷,公司16年家居电器电机产销量增幅明显。具体来看,空调用电机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7.70%、33.30%,全年销量4212万台套。毛利方面,在电机原材料铜(漆包线)和钢材(硅钢、冷轧板)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技术方案,空调用电机全年毛利仅下降0.4%达18.76%,在量增价稳的情况下,家电业务全年实现营收32.62亿元,同比增长29.11%。目前,公司已完成在美国休斯顿工厂建设的前期工作,预计将在17年投入使用,将保障公司家具电器电机业务的稳定增长。
新能车运营平台业务快速发展,与新能车动力总成业务产生协同效应:16年公司通过并购、控股、新设子公司超过20家,涵盖客运、物流、充电桩、保险代理等企业,打通了新能车运营的各个环节。公司目前运营车辆超过6000台,涵盖公交车、出租车和物流车等,建成充电桩超过2700个,主要车辆分布在中山、广州、上海等,公司未来计划复制“中山模式”,把运营市场进一步拓展至北京、武汉、深圳等地。未来公司将继续大力推广新能车运营,运营业务将构建新能车生态系统,有利于新能车的推广,促进公司动力总成业务发展,形成协同效应。
继续推进与巴拉德合作,氢燃料电池或成一大业绩增长点:16年公司成功收购国外领先燃电供应商巴拉德9.9%的股权,成功切入氢燃料电池领域。今年初,公司与巴拉德达成燃料电池模组组装授权协议,将进一步加快氢燃料电池项目在国内的实施。2017年2月13日,公司与巴拉德动力系统签署《燃料电池??樽樽翱蚣苄椤?。该协议为公司16年9月签订协议的后的推进工作,将使公司在燃料电池方面的业务布局加速落地。协议具体阐述了合作细节,包括搭建中山试验线,巴拉德向公司提供技术转移及试验线验证;在三个授权区域内开展业务,搭建模组装配线等。燃料电池车是目前唯一的补贴不退坡的车型,也是新能车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公司提前布局掌握世界领先技术,或在不久的将来收获燃料电池带来的丰厚回报。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34亿元,新能车业务再加码:3月17日,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4亿元投入于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等5大项目。其中,拟投资9亿元于年产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11万台套项目,投资5.5亿元于年产1.7万套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建设项目,投资1.6亿元于广东中山翠亨新区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院项目,投资16亿元于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投资项目。该项预案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新能车的政策以及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随着新能车行业回暖,持续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投资建议:公司新能车业务不断加码,随着新能车行业回暖,公司业绩将保持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26、0.32、0.37元对应PE分别为32.0、26.3、23.0倍,继续给予“买入一A”评级,6个月目标价13元。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达标,政策风险,家电行业持续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