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聚电网络科技旗下子公司——聚电新能源,携最新的路灯式充电桩、拉杆式充电桩等45款产品亮相第五届深圳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据悉,此次聚电新能源展位面积为现场最大,共展出自主研发的全品类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45款,引起了专业观众的兴趣。在广东省电源协会主办的专业级展会上,聚电新能源荣膺最佳智能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现场,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新推出的路灯式充电桩产品,有助于打造智慧城市。这款产品的功率为7KW,可输出32A的电流,体积较小。它可以嵌入至城市里有临时停车位的路灯,路过的车主如果想补电,只要临时停车充电就可以,极大程度地消除电动汽车车主的里程焦虑。
聚电新能源科技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动汽车充电站设备开发的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主要产品包括:落地式交流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一体式直流充电机、分体式直流充电机、移动式充电车、矩阵多复合式柔性充电塔、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等,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已成为国内电力企业及电动汽车制造企业的充电设备主流供应商。
聚电新能源科技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邓小颖表示:“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从高压到低压,从交流到直流,从普通桩到大屏幕广告桩。我们拥有一支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及成功的项目开发经历的顶尖技术团队,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长期产学研技术合作,而且还跟苏宁、京东、华侨城等重点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是我们的追求。”
据邓小颖介绍,现场展出的充电桩各式各样,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充电使用。比如,各种直流充电机比较适合集中建站的情况,如高速公路,公交总站,大型停车场等。直流充电机便是俗称的快充,使用快充给类似北汽EV200的小型车充满电仅需半小时左右。邓小颖说道:“一般在高速路上的车主们都比较赶时间,使用快充可以很好地节约时间。而利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车主到服务区休息放松,可以缓解一下疲劳,毕竟疲劳驾驶还是挺危险的。”
而对于社区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地方,邓小颖表示一般使用壁挂交流充电桩即可,它体积小不占地方,安装也简单。交流充电桩就是俗称的慢充充电桩,给类似北汽EV200的小型车从0充满一般需要五、六个小时,建设在写字楼或小区停车场都很合适,车主只要利用上班或晚上睡觉的时间给爱车充充电就可以了。之所以一定要有慢充充电桩存在,是因为慢充对电动汽车电池比快充友好,一般一个星期最好能让电动汽车充一次慢充的电,长时间使用快充容易让电池受到损耗。
而对于针对车位被占的问题,聚电也已经地锁公司合作,在充电车位上面安装地锁,车主只有用聚电桩APP操作才能将地锁降下,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均有项目落地。但由于地锁有一定的成本,各个场所的运营模式不同。聚电从市场需求出发,设计了一款拉杆式直流充电桩,应对车位被占用时社区和停车场的临时充电问题。这也是聚电新能源科技在本次展会推出的最新产品。
据悉,这款产品为15kw直流快充充电桩,针对车位占用、社区充电车位固定成本高、改造难度大的问题,这款产品提供的是最便捷的充电体验。这款产品的基本特征就是“让充电简单化”,有车位有电的地方,都可以充电。
事实上,目前充电桩的普及程度还达不到满足电动汽车车主的需求要求。因此,大部分电动汽车车主会主动购买车载充电桩。聚电新能源最近也推出了一款目前市面上最薄的车载充电桩,厚度仅3.4cm,长度仅0.28米,完全无需担心占用车的空间,聚电工程师也因此将它命名为纤薄充电桩。
邓小颖还在现场给记者演示如何使用手机APP聚电桩给车充电。据邓小颖介绍,只要车主下载这个APP,就可以实现充电桩的监控、查找、预约、充电、断电、付费结算及申请安装和服务求助等服务及即时沟通功能,而且有微信、支付宝、银联和各个电力运营商的电力卡等多种手机支付方式,方便快捷。邓小颖表示,“聚电的一切服务都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倾听用户的声音,是聚电一直在努力的事。”
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地,各级政府对充电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充电设施市场即将迎来大爆发时期。2016年充电站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充电站市场已是一片蓝海。据最新统计,深圳至2015年年底,已累计建快速充电站约200座,充电桩24000个。其中,作为创业型企业的聚电贡献了2000多个自建充电桩。
在现场,聚电还将对车的服务放在了展台上,这两台车分别为北汽EV200和奇瑞EQ,对于车桩一体的服务,聚电将车、桩统合在互联网端的服务平台上,能够监控、查找的不仅是充电桩,还有电动汽车的其他配套服务。这是聚电的城市级解决方案的重要整合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