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号,在2016年“重大项目开工月”活动上,全市共有141个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一批动力电池项目格外引人注目。按照总体发展规划,到2020年,襄阳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为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新开工的骆驼集团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总投资20亿元,2018年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将达到50亿元。生产的方形铝壳动力铝离子新能源电池,将广泛用于新能源商用车和乘用车。
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诗军:整个项目完成以后,将形成年产50亿瓦时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在襄阳处于龙头地位,在湖北省也处于电池行业的前列。
襄阳海博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虽然投资规模不算大,但技术含量非常高。
襄阳海博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司峥:技术特点主要是主动均衡技术,对电池的管理上面,安全可靠,续航里程比较长,比如我们在襄阳的公交车上面运用的一套电池管理系统,续航里程达到一百八到二百公里。
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仅仅能生产新能源汽车远远不够,还必须在检验、测试、研发,以及制定行业标准等领域具有话语权。在襄阳检测认证产业园中落户的“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全国唯一一个专业检验、测试、研发新能源汽车及其五大关键零部件的国家级检验中心。
市检测认证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毕洪波:目前全国各地生产的电池,已陆续送到本中心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装车使用,目前我国的新能源电池行业标准还不健全,我们在检测中积累的大数据,也将为制定完善系统的行业标准,提供权威的技术支撑。
据市发改委介绍,目前,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整车研发生产、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检验检测、充电设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5年,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爆发式增长势头,产品已打入上海、杭州、西安等20多个大中城市,推广数量在全国9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地级市中位居首位。
市发改委总经济师 胡晓华:“十三五”时期到2020年,襄阳市汽车产业产值将突破40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将突破1000亿元,尤其像东风(新能源)汽车、鸿泰阳等一批整车龙头企业在襄阳市落户建设,将为襄阳市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