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将出台管理细则,多项举措突破充电桩安装难问题
不久前,成都出台政策鼓励个人在自有车位自建充电桩,每个充电桩给予600元补贴。但在很多用户看来,充电桩不足并非卡在“钱”上,而是申请安装的渠道不畅通。
12月23日,记者从泸州市经信委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获悉,泸州将于近日出台管理细则,支持居民自建充电桩,通过多项措施突破充电桩安装难的问题。
各方“踢皮球”自建充电桩知易行难
今年初,家住泸州市江阳区的梁学辉购买了一辆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但自建充电桩的过程,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负责安装充电桩的供电所明确表示,梁学辉的车库符合安装条件,但前提是,小区物业必须提供进场施工许可。而小区物业却拒绝了这一要求,给出的理由很直接——电力部门无法出具安全保证书,物业方面没法给小区其他业主交代。按照协议,小区物业没有2/3以上的业主同意,不能擅自改变小区的配套设施。
申请自建充电桩,各方“踢皮球”,结果还是安不成。梁学辉心灰意冷,车子只好选择烧油。
梁学辉并非孤例。泸州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526辆,但全市充电桩目前仅有156个,而私人自建的充电桩数目不超过10个。
充电桩进不了小区,买了新能源车的车主们只好想一些折中的办法。
家住泸州龙马潭区的居民陈亮,今年10月购入一辆新能源车。由于一开始没装充电桩,他一般使用家用插座或者公用充电桩为汽车充电。但两者都有明显弊端。使用家用插座充电,要从自家屋中接线出来,不仅不方便,充电也很慢,以比亚迪·秦为例,充满需要7个小时;而公用充电桩数量不多,难以满足每日充电需求,同时电费较高,1度电1块多。
新政多管齐下支持自建充电桩
不久前,陈亮终于在自家小区的停车位上安装了一个充电桩。整个过程,全由汽车经销商为他办理。这正是泸州为加快建设充电桩推出的新举措之一。
泸州市经信委新能源汽车推进办负责人冯弢介绍,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企业需将充电设施建设维护纳入其销售服务体系,在与私人用户签订新能源车辆销售合同之前,必须自行或委托充电设施建设企业为用户在住宅小区或办公场所落实一处自用或专用充电设施。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经销商们不能“一卖了事”。
但卡在小区物业的各种问题,经销商也不见得能跑下来。
对此,泸州市出台的细则中有明确规定。冯弢介绍,细则中明确,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对充电设施建设应给予支持和配合。其中,对于有产权·秦为例,充满需要7个小时;而公用充电桩数量不多,难以满足每日充电需求,同时电费较高,1度电1块多。
新政多管齐下支持自建充电桩
不久前,陈亮终于在自家小区的停车位上安装了一个充电桩。整个过程,全由汽车经销商为他办理。这正是泸州为加快建设充电桩推出的新举措之一。
泸州市经信委新能源汽车推进办负责人冯弢介绍,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企业需将充电设施建设维护纳入其销售服务体系,在与私人用户签订新能源车辆销售合同之前,必须自行或委托充电设施建设企业为用户在住宅小区或办公场所落实一处自用或专用充电设施。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经销商们不能“一卖了事”。
但卡在小区物业的各种问题,经销商也不见得能跑下来。
对此,泸州市出台的细则中有明确规定。冯弢介绍,细则中明确,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对充电设施建设应给予支持和配合。其中,对于有产权停车位的用户,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提供相关建筑、设施设备工程竣工图或指认停车区域内电源位置及暗埋管线的走向,配合供电企业确定充电设施配电箱、表箱安装位置、电源走向。
更让车主们欣喜的是,新政中明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进行监督。“这意味着安装充电桩肯定会有个说法,不怕几家‘踢皮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