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是中国自主品牌扬眉吐气的半年,在众多合资车企销量遭遇挫折的时候,自主车企逆市增长,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自主品牌车企排名前五的分别为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以及比亚迪。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上半年销量为54.88万辆,同比大增40%;上汽通用五菱销量51.2万辆,同比增长24.9%;长城汽车上半年销售36.2万辆,同比增长28.5%;吉利上半年销量25.2万辆,同比大增35%。面对自主品牌主流对手的大幅提升,比亚迪则显得不咸不淡,上半年合计销量22.8万辆,同比仅微增9.9%,排名第五。
而此前,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侯雁已经主动离职,舒酉星将接替其职位,这被指为是销售成绩不佳所致。而在笔者看来,比亚迪要解决的不仅仅是高层人选更替的问题,是否继续坚持精英化的发展路线,这是必须直面的纠结。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5-7/YOYO/7_20/010.jpg)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5-7/YOYO/7_20/011.jpg)
2015年的车市注定不平凡,这不期中考试成绩刚公布,很多车企将面临关键岗位的大换血。
首当其冲的是比亚迪。
7月13日,比亚迪相关人士证实,侯雁已主动向比亚迪公司提出辞职,并得到了总裁王传福的批准,接替者为比亚迪第八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
先说说接棒者舒酉星,他是一个标准的清华理工男。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5-7/YOYO/7_20/012.jpg)
相关简历显示,舒酉星,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1999年7月加入比亚迪,历任工艺科科长、销售经理、光电子项目部经理、第七事业部总经理、通讯电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电子研究院院长、第八事业部总经理。
众所周知,王传福是个技术狂人加上造车狂人,所以根红苗正的舒酉星深得王的赏识,非常符合逻辑。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5-7/YOYO/7_20/013.jpg)
据内部人士透露,舒酉星是王传福的嫡系,在比亚迪公司众多高管列表中,他的“座次”仅位于王传福之后列第二位。他此前所带领的第八事业部,也被王传福视作核心板块,该事业部成立于2009年8月13日,专注于电脑产品ODM的研发设计与生产。
在舒酉星的微博上,他关注最多的就是IT和手机。
吼吼,由一个清华理工男执掌下的比亚迪汽车会是怎样?一个明显的信号将是,未来的比亚迪汽车或将越来越有苹果范儿、华为范儿或是小米范儿。
比亚迪对于IT业的多年浸淫和专业积累,正是其他车企所无法匹敌的。如今看来,舒酉星到任后,比亚迪汽车很可能将这种IT气质发挥到最大化。
王传福此前放话“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看来这回要动真格了。
据判断,未来比亚迪汽车继贴上新能源汽车标签后,还将贴上显著的IT汽车标签。IT汽车,最时髦的说法叫做互联网汽车。不知道比亚迪未来又会赋予它什么新的基因?
再表交棒者侯雁。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5-7/YOYO/7_20/014.jpg)
侯雁在任比亚迪汽车销售一把手,刚好四年差一个月。
与前任夏治冰的野心勃勃不同,侯雁给人更多的印象是沉稳、幽默和实在。
这种性格其实也反应在了比亚迪的销量上。侯雁是2011年8月从前任夏治冰手中接过帅印的,2010年比亚迪当年的销量是52万辆,没有达到预想的60万辆销售目标,导致夏治冰下台。侯雁到任后,比亚迪2011年销量是44万辆,2012年42万辆,2013年50.6万辆,2014年43.5万辆。
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1-5月实现销售19.17万辆,同比增长11.35%,而6月份比亚迪销量达到35808辆,同比增长1.54%。与6月乘用车市场同比3.36%的跌幅相比,侯雁这份“期中考卷”并不难看。
但细看这份成绩单,就不难发现比亚迪如今已经“偏科严重”。
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已经堪称独领风骚,秦6月销量再创新高,达4015辆,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280.6%;1-6月累计销量达16477辆,以高出第二名近1.1万辆的傲人成绩继续蝉联新能源汽车销量王;纯电动汽车e6售出505辆,同比大涨97%,唐售出412辆。
而在传统汽车方面,却是反差极大的另一副光景。S7销量10865辆,但昔日支柱S6仅卖出1856辆,“神车”F3保持在万辆水准(11070辆),但速锐销量(4380辆)同比下跌31.1%,L3和G6的销量竟然是0……在比亚迪众多的传统汽车产品中,真正支撑其销量的只有F3与S7。
当然,这一销量成绩单其实更多是由老板的意志所决定。如果拿这来作为销售公司总经理离职的唯一标尺,显然有失公允。
早些时候,王传福就向外界明确释放过这样的信号,“为了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短期内不会放弃(传统汽车),但双模车会是重点。”这一点与外界的猜测不谋而合。而在今年比亚迪规划的所有新车型中,传统汽车只有S3和S1,而新能源产品在唐之后,还有商、宋、元三款产品,其他传统汽车只有小改款和部分细节的调整。
所以,比亚迪在传统车方面积弱的现象,至少还会延续上一段时间。
看着后起之秀长安和长城哈弗在中国自主品牌车领域旌旗飞舞、大鸣大放,相信王传福的心情是极为复杂和不甘人后的。
随着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换帅,比亚迪也将自己推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5-7/YOYO/7_20/015.jpg)
IT能否成为比亚迪汽车的新引擎,等下次遇到舒酉星的时候,问一问这个清华理工男的宏图伟略吧。
比亚迪传统汽车良兵不多
造成比亚迪销量原地踏步的头号祸首是比亚迪在传统汽车领域的失势。我们来看比亚迪在传统汽车领域的表现,神车F3尚有几分坚挺,保持了月销11070辆的水准,但仍同比微降9.32%;S7借SUV东风销量达到10865辆,但昔日支柱S6仅卖出1856辆;速锐销量仅4380辆,同比大跌31.1%;F0销量仅1482辆;9月刚上市的G5销量仅901辆;而L3和G6的销量竟然是0。比亚迪传统汽车在售的车型不少,但是真正支撑其销量的只有F3与S7,其他车型的存在感微乎其微。相比于其他自主车企的兵强马壮,比亚迪在传统汽车领域可谓日渐势颓。
秦成新能源车销量冠军,然并卵!
面对传统乘用车市场今年的疲软,新能源车仿佛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飞速增长的阶段,根据乘联会统计,新能源车总计销售量达到50,627辆,同比增长近3倍。无疑比亚迪是在自主品牌企业中新能源路上走的最超前的,坐稳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销量冠军,比亚迪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2987辆,同比增长203.8%,其中6月份销量达到5036辆,同比增长280%。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经历了自3月份破3000辆,5月份破4000辆,6月份破5000辆的惊喜三连破。比亚迪秦6月销量再创新高,达4015辆,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280.6%,1-6月累计销量达16477辆,以高出第二名近1.1万辆的傲人成绩,继续蝉联冠军宝座。
从增速上看,新能源车仍然很快,但是从绝对基数上它们只是汽车市场中的小小的存在。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乘用车销售1009.56万辆,同比增长4.80%。虽然传统乘用车微增场进入常态,但是基数太大,新能源车只占整个传统汽车市场的千分之五。新能源这块蛋糕目前只有这么大,比亚迪做的再好也没什么用,它的新能源车销量只占比亚迪整体销量的14%。
比亚迪精英化路线还能走多远?
比亚迪的汽车发展路线显得高逼格、精英化、然而也不接地气。比亚迪是中国车企中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坚决的车企。然而,如前所述,新能源汽车目前的量还很小,离真正的普及还很远。一方面,新能源车凭借着国家的倾斜政策,例如数万元的购车补贴、免购置税、免费发放牌照等优惠政策,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很吃香,然而它们目前想向其他二三线城市铺开的情况很难。另一方面,从企业来讲,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并不是非常明显和积极。比亚迪现在就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是不是太早了呢?毕竟,现在买秦、会买唐的都是少部分都市精英,这一部分人的量难以喂饱一个企业。
伴随着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跨越式发展,比亚迪在最平民化的传统汽车领域似乎多少有些懈怠了。除了在销量上的不进则退,笔者从未来新车的投放上,也很难看到比亚迪对传统汽车的重视。据悉今年比亚迪规划的所有新车型中,传统汽车只有S3和S1,而新能源产品在唐之后,还有商、宋、元三款产品,其他传统汽车只有小改款和部分细节的调整。
目前的情况是,自主品牌的廉价的轿车及SUV是市场的热销车型领域,也是符合自主品牌自身定位的细分市场。传统汽车仍然占比亚迪总体销量的85%,它的成与败仍然是决定着比亚迪生死的命脉。近年来,这种精英化的发展路线的成效也在销量上有所体现,我们来看看比亚迪近年来的销量变化,2010年到2014年的销量分别是,52万辆,44万辆,42万辆,50.6万辆,43.5万辆,虽然经历了夏治冰、侯雁等人的领导,比亚迪不仅销量没能跨过60万辆的大关,几经起伏,反而离得越来越远了。这当然不仅仅只是销售高层的问题,而是与比亚迪决策层对整个发展大局的判断有关。
笔者认为,虽然新能源车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传统汽车仍然是当前的重心,只有稳住了当前的重心,基座稳了,才有余力进行其他的尝试。比亚迪尽可以去玩高逼格的新能源车,满足城市精英阶层们的个性化需求,然而平民阶层才是比亚迪的衣食父母,生产高性价比的轿车及SUV车型,才能真正地带来销量的提升。可以心怀远方,但是必须脚踏实地。笔者好奇,随着新的掌舵人的改变,是不是意味着王传福在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的天平倾斜上会做出一些改变呢?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