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电动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新能源大巴示范运营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0月,全国25个试点城市仅完成新能源车的推广目标的38%左右。和完成情况相比,各地政府在2011年底陆续提出“十二五”发展目标,其规模却颇为宏伟。
“十城千辆”工程,即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是由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1月共同启动,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大部分城市完成试点情况不理想,并且面临着“无车可购”的困难。但2011年开始,大部分试点城市又提出了更宏伟的“十二五”计划。
杭州市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2.3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目标;深州市要达到乘用车5%的保有量,合肥更是提出“十二五”期间发展新能源小车10万辆,大车1000辆的目标。
“ 试点 城市中领军者都只实现了两三千辆的目标,连现有既定的目标都还没有实现,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在让人费解。现在国家标准不明确、电池引发的车价高、无车可购,公民的意识等问题都会阻碍宏伟目标的实现?!币晃徊辉敢馔嘎缎彰淖冶硎尽?/p>
刘刚也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属于市场“导入期”,还未进入“扩张期”,“示范运营还是应该在小范围,而不要盲目的追求数字效应。数字并不能代表成功和成绩?!?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