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始于2001年,在石油资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高涨的背景下,中国将发展新能源车列入“十五期间”重大科技课题。十年过去了,新能源车在经历2008年到2010年的疯狂后,回归理性,汽车行业开始反思,新能源车到底该何去何从?
提到新能源车,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车的领头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豪言万丈:“比亚迪在2008年将电动汽车商业化,2009年推出纯电动车,比日本整整提前了20年,比亚迪要用新能源造福人类?!痹旄H死嗟拿蜗胧敲篮玫?,可现实往往比想像中还要残酷。2011年6月,比亚迪A股招股说明书中已经明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至今总销量不足500辆,销售收入不足4300万元,仅占2010年汽车业务总收入的约2‰。裁员风波、汽车工厂污染环境等负面新闻,更将比亚迪拖入不利局面。
一叶知秋。
比亚迪的境遇正是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缩影。私家车主对新能源车的模糊认知及难以接受的高昂价格;试点城市配套设施的不健全;新能源车技术的不完善;新能源出租车公司的举步维艰;接连几起因锂电池引发的自燃事故……在政府大力扶持的情况下,新能源车依然陷入了发展瓶颈。